3月读书笔记和其他|春日读书宜
发觉自己真的是越来越懒了,以前都是手写读书电影笔记的,几年几月什么书,但是现在懒得写在TN里了,那就在豆瓣里好好写吧。不然哪里知道时间和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三月份读了11本书,迷迷糊糊懒懒散散,也不想读大部头,净看了一些有意思没什么太大营养的。值得一读的写了写感觉,自己看了觉得 :“这玩意儿也能写成书?”的那些,忘了感觉也罢。
《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光看书名就觉得必须看一看的书。作者是创作《深夜食堂》的漫画家,这一本是他写的随笔集,大约是人成名之后都写一写随笔,让别人了解一下自己喜欢的漫画家的琐碎日常。不过作者很可爱,一直在等着作品获奖然后就可以辞掉自己不喜欢的广告公司的职业,结果等等等等到了40岁,终于获奖了,说出了终于可以辞职了。里面有一段话很有意思,是别人写给作者的信
“不过安倍啊,我这么说可能有点多管闲事,但哪怕早天也好,你还是要赶紧行起来啊。不管是成为艺术家(总之就是那种不以赚钱为目标的人)还是某方面的专家,重要的是要在现实中坚持下去。想等自己的世界变得更深刻(或整理好自己的世界后)再行动,实在太幼稚了(太孩子气)。一边行动(虽然谈不上顺利)一边思考,不断地推翻重建才更有效。你的进步朋友们已经都看到了,只要再努力一点,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读的时候就想着,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也在我喜欢的领域一直挖掘持续行动,获得某种明确的肯定,拥有某个瞬间,说出,啊,这样就可以辞职了,的感慨。
不过里面作者时不时提到当广告导演对他当漫画家都某种影响和支持的时候,我也会想着,果然没有白费的人生体验,即使我现在不喜欢我的工作,说不动以后也会有相似的感想觉得从里面也是学到了什么的吧。
《绿》
就是那本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系列的四 红橙黄绿 因为特色之一就是 没有标点 所以这一段 我也不加标点 嘿嘿嘿 虽然这本书归根究底是没有什么营养的 但就是冲它没有营养读起来轻松去看的 读到一些地方的时候会给我的生活一些灵感 看见他在悉尼 提起村上春树的《悉尼》想到今年9月的时候要去澳大利亚玩 于是想再看一遍 顺便写旅行计划
看这本书的评论 有人说安东尼变了 我看着觉得没变啊 只是变有钱了 还是很可爱啊 像是那种 还是保持自己的可爱的那种状态 还有人说 有拼凑感 但是这是断断续续的日记和碎碎念啊 原本就应该 是这样的感觉吧 啊哈哈
然后看见他在里面说 我也不信这本书能拍成好电影的时候 笑出声 电影上映的时候 评分和排片都不是很起眼 于是没有看 但是看完了这本书 又想去瞅一眼电影了
看完了之后 觉得安东尼过得很好 如果下一本《青》出来了 还是会看的
《编舟记》
是顺顺溜溜的小说,在很久之前看过电影,看着书想想当时看的电影,浮现起宫崎葵美貌的脸,更加觉得电影改编拍的好,符合原著。
作者很偏爱以及擅长写那种,花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努力做成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的那种,《强风吹拂》也是这样,但是很佩服她写什么题材就像什么题材,特别专业,看里面如何如何编撰字典,就想着作者应该也费了一番力气才搞明白原理的吧。
《浮世画家》
作者:石黑一雄
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我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是为数不多的 哟 今年获奖的是我喜欢的作家诶 而不是 嗯?获奖的这货是谁写过啥 emmmmmmm去百度一下,然后勉强弄一本回来瞅瞅发现还是不喜欢。
然后呢。。。。然后因为看完了没写感觉于是我就忘记了。但是其实还是不赖的。
《新100个基本》

是一本自我更新指南,作者是松浦弥太郎,那个在东京本屋里面出现过的开《COW BOOKS》书店的老板(话说东京本屋可读性很强哦比这一本读起来由内容感多了)。特别轻松的书,看的时候会觉得 嗯有道理 然后合上书的一瞬间全都忘了 (嘿嘿哈哈)就是日本式鸡汤 但是没什么太大害处 还是有一些看见的时候觉得格外的有道理。比如


CTI2016全年杂志


说实话,我完全不明白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咖啡重症爱好者为什么到了2018年才发现了这本杂志,简直是要自我反省,当时我是从喜欢的豆瓣友邻的某张图上发现了这个杂志然后去百度的。。。然后豆瓣还查不到评分。(所以我一直没发现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吧)反正最后演变到后来是在某宝上找到了杂志专卖店,然后买了本2017的来看了看,想着这个必须要有,于是把2016年的全年的先全买来看了(还便宜)。等我看完了2016年的就开始买2018 年最新的。
剧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在看完绿的时候说要来瞅一眼电影,于是特别有行动力的找来看了,顺顺溜溜的看下emmmmmmmmm也不坏 演员阵容又让我惊讶惊喜的部分,有的地方像台湾文艺电影,前半部分住在老奶奶宿舍的部分像《西班牙公寓》(讲一群欧洲留学生在西班牙留学,有混乱又好玩儿 代表了年轻的时候的状态与心情),中间描述在官邸打工的部分又有些像不太高明的美食励志电影。。。确实不那么适合拍成电影,因为根本没有高潮部分嘛 但是风景不错 找时间去澳大利亚和日本玩
《尹食堂 season2》
说实话,我觉得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好看 ,第二季拍出了欧洲小镇特有的温情脉脉的感觉。第一季就是一期一会的海岛旅行景点地, 去吃的和做饭的都是过客, 但是第二季不是,就有那种情况: 啊 我下周想来吃 结果你们这周就关门走了 啊天呐 啊 我还要来吃 然后就真的3天来了2回 还跟朋友到处安利 结果就是明天来的说他来的那个的朋友,能够让我感觉到是真的觉得很新鲜很好吃好喜欢那样的心情。看第一季的时候我吃了很多泡面,因为手边就有辛拉面,第二季做的是拌饭炸鸡,我迅速弄来吃难度有点大。真的是建议吃饱了或者正在吃饭的时候看,不然受不了的。
《孝利家民宿》
每次晚上工作玩,精疲力尽累到爆炸瘫着什么也干不了的时候,我就看最新的孝利家民宿。看的时候突然想到娱乐应该也分类,就像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晚餐一样,拿着iPad想十秒,想想这样的心情看点什么好呢,不同的状态适合不停活动。
除了解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我开始查飞济州岛的机票在哪个节假日最便宜,然后找个三天四夜去玩一玩卖卖呆,反正是免签的。看来看去除了权志龙咖啡厅和海边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景点(毕竟人家的重点也不是旅行)
唯一的旅行tips大概是:在济州岛还是要租车玩才方便,除非你像里面的小女生一样有朴宝剑开车送你。
APP&公众号&小程序
借书人:是一个借书的平台,最近一两年成为了心头爱,只有安卓版的app,苹果系统的app到现在都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我一般用公众号,虽然做的公众号有些丑,程序有的时候不太好用,管理员也很佛系,但是不妨碍我爱它。
基本的使用规则就是,你申请借书,我把你要的书寄给你,你给我不贵的(一次8、9本十几块啵)服务费和这些书的全款押金,你想读多久都可以,读完了寄还给我,然后我把你还的这些书的押金退还给你。这个平台的好在只想借一两本书的时候体现不出来,数十本下来就很划算了。有一句话说得好,书非借不可读,借书人真的降低了我的读书成本而且增大了容错率,在没有它的时候,我面对一些很贵但是又不知道好不好读的书的时候就会陷入纠结,然后买回来之后读了1/3觉得不好看读不下去了就。。。
而且悄咪咪的说 这个平台还有一个隐藏功能,就是存钱,每个月借200块钱的书,等到缺钱的时候发现哇塞我这上面竟然有小几千的押金,把那些书拉起来一还,瞬间就又有钱了,书就是钱啊钱啊。

多抓鱼
是一个买卖二手书的微信公众号,卖书的时候扫描ISBN码机器自动选取是否收购以及价格,提交之后写好地址和取货时间,对方帮忙在顺丰上下单,然后快递小哥来拿走,快递费用为到付(真是太省心了连快递单都不用填写)。所以近一个月沉迷于卖书,把家里不愿意再读的书全都卖掉了。还可以买书,我在借书人上借不到的书就去他们家买,卖书所得用来买书可以打88折。(话说感觉他们两家可以合作)。

识墨笔记
一个做读书笔记的APP。读书的时候看到喜欢的句子可以用它拍照直接识别成文字,想要拍图就拍图。不像我以前又不像在书上画又不想动手抄打断读书思路,于是拿手机随手一拍 然后就忘了而且喜欢几本书同时读 搞不清楚哪一本是哪一本 用这个好清爽的。


以上三个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适合配套食用。
好了人生第一篇豆瓣读书日记写完了,希望我下个月下下个月下下下个月可以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