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一次听说茨威格,还是在《我叫江小白》的动画里,但是一直不知道这个作者究竟写了啥。第二次知道,则是在看《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时,有知友将它和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放在一起并论,说前者的风格完全与后者如出一辙。
晚上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和回到宿舍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确实发现CMBYN的叙事和前者极其相似。最开始读CMBYN的时候还挺兴趣勃勃的,尤其是安德烈·艾席蒙对双关语的使用,再加上同性恋题材本身的禁忌性,让人感觉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不过,可能因为CMBYN的篇幅太长的原因,越到后面越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于是便在一百二十多页的时候便丢回书架,没有再读了。
相对而言,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没有太多的感觉,不过该文胜在短,在极短的篇幅里说清了从初识、爱上、偷欢、抚育爱情的结晶和最终失去唯一的依托,简单明了。完全不同于CMBYN拖沓而冗长的叙事。当然,这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中篇小说,而CMBYN是长篇小说的不同定位有关。因为不清楚茨威格写该文时的背景,不是特别能理解这种感情吧。当然,茨威格在这篇小说中的用语都比较朴实,没有像安德烈·艾席蒙那样大量玩弄双关语。这既是其优点,也是一个不太爽的地方吧。估计是自己看惯了那种能指和所指各种游移的小说的关系吧。
当然,知乎上对这篇小说的评价主要形成了两个极端的阵营,一派是感时花溅小,一派则是细思极恐派,当然,还有一派是打着女权主义旗号的派别,因为实在不想牵扯进女权主义中,所以这一派存而不论。感时花溅泪派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词,并因该文而带出一波暗恋经历回忆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篇小说中的女人公至少应该已经不是暗恋了吧(?)。得,又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只能回避,免得打口水战。细思极恐派则是初时认为这的确是一篇非常不错的小说,但细思之下,发现男人公被女人公这样不断地窥视与监控,感觉也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先写这么多吧。等有时间再看看解构学派们对茨威格的评价,再来续写。希望这个flag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