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贴||探究韩国击剑崛起之奥义
提到韩国击剑,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伦敦奥运会上的“哭闹女”申雅岚,嘲笑韩国击剑人格调不高,总会抱怨裁判。其实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申雅岚之所以坐在剑道上哭闹,也是她和教练对这枚奖牌的看重。
韩国击剑的发展可以说是真正的从无到有,与中国队的较量也从无法望其项背逐步发展到了平起平坐的水平,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探其究竟。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击剑的普及程度远不及一些欧美强国。韩国的击剑选手一共只有几千人,而法国的击剑选手超过10万人。此外,韩国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开设击剑课程。“比起五六岁就开始练习击剑的欧洲选手,韩国选手在基本功上有很大的差距。”韩国击剑队教练说。
20年前,只要能在国际级的击剑比赛上挺进16强,对韩国选手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了。
“一年能出战一两次国际比赛就算不错了。”韩国击剑队教练说,“一看到身材魁梧的欧洲选手,我们的选手在心理上就会先败下阵来,往往在初赛中就被淘汰了。”

韩国击剑大发展的契机始于伦敦奥运会,在参加伦敦奥运会以前,韩国击剑比赛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击剑奖牌,只有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赛金永浩的金牌,重剑李相基的铜牌,以及在2008年女子花剑南贤姬的银牌而已。
在伦敦,韩国队夺得男子佩剑团体与女子花剑团体冠军,实现了团体项目的突破。
获得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铜牌的崔秉哲说:“我们用4年完成了别人8年的训练的量,经历过北京奥运会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

在里约奥运会上,韩国击剑成绩虽然有所下滑,但当时年仅20岁的小将朴尚永战胜了匈牙利选手伊姆雷,拿到了一枚宝贵的男重个人金牌。
据韩国媒体介绍,韩国击剑选手每天都从清晨6时训练到晚上9时,几乎没时间休息。
引入先进的技术,并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也是韩国击剑队获得佳绩的原因之一。
此外,增加选手的大赛经验也使得韩国击剑水平迅速提高。一年参加多次国际大赛让韩国击剑选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韩国选手最大的优点是动作灵活犀利。比起欧洲选手,韩国选手身体条件不利,攻击时刺剑的范围相差较大,为了克服身体上的不利条件,必须以速度取胜。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击剑热潮,很多年轻学生想练习击剑,将来参加国际比赛,为国争光。但也有很多人并非想当职业剑客,而是对击剑感兴趣,把击剑当成了平时的体育运动,作为趣味和消遣学击剑。对于上班族来说,击剑应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好方法。
从韩国击剑的发展来看,奥运会金牌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其实这与中国击剑也有所相似,我们也是通过仲满、雷声等冠军选手的带动,从而兴起一阵“击剑热”,但如何在奥运间隔期将这种热度保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随着韩国击剑的发展,在将来的亚运会以及奥运会的比赛中,都将会是中国击剑队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