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粗读略记
《万历十五年》虽然尚没有经受经久不衰的考验,但也足以称得上是脍炙人口。这本书曾高频出现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当中,这两年又掀起了小高潮。
于我个人而言,开始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菊与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没怎么读过历史书的我,竟然断断续续读完了《万》。我想这与其并非正经八百的教科书式历史书有很大的关系。据说作者黄仁宇前段时间又出了一本《明代的漕运》,我准备之后有时间也看看。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仅对本书进行原始记录和简单总结。
这本书最为核心的论点是向大家揭示,道德是无法代替法律去真正治理一个国家的。即使被历代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孔子学说,也不能从根本上约束人的行为。以模范榜样引领是没有错,但总难免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单纯从定性而非定量的角度处理和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真实的数字就如同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所谓的中央集权在很多方面与散沙并无二致。
本书的题目起的非常用心。万历十五年是很寻常又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里,万历皇帝开始不上朝了,努尔哈赤集结了散乱的各部落骚扰大明朝的边境,欧洲西班牙英国开始异军突起……早有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不仅仅是在说正向效应,对负向效应同样有用。我们都不是神仙,况且世间本无安全法,只有不断的修正改革,才能寻求一条较好的路。但是,人毕竟是有局限性的,思维、眼界、行动力。特别是在一个束手束脚的环境当中,求得自身难保尚且困难,更何谈追求卓越呢?这等高深的迷雾,我可解不开。只是由衷感叹,几百年来,痛定思痛,国人不易。
本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几个关键人物。定陵主人万历皇帝和他的家庭、首辅张居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申时行、雄才大略的大将军戚继光、著名人物海瑞,以及神经病李贽。每个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站在当事人角度来还原的特点。相关支撑材料论据清晰、指向明确,体现了治学严谨的态度,反映出作者一部学术著作的真实水平。作者自序中写到,自己的中文能力不高,但我却从中学到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成语或者用法,很有意思。例如,龙驭上宾之类的。
读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写书也好写文章也罢,最关键的必定在于观念和思考。正所谓言之有物,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就像下棋,每一步都是机会不能浪费一样,好的写作一定不是辞藻的堆砌。总需要留下点什么,耐人寻味,才算是不枉辛苦一场。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吧。
© 本文版权归 Life is tough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