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之殇—论宋朝施政之弊(三十二)

皇室丑闻
正在宋朝看起来逐渐走向正规,辽国和西夏战场至少趋于平静的时候。
包括赵光义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帝国的西南边陲酝酿着,这股风暴会将宋太宗和宋朝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
在这股风暴还在酝酿的时候,帝国的中心,在开封的皇宫内部。
赵普死了,赵元禧和吕蒙正当家。
一个乖儿子,一个钦定的天子门生宰相,
宋太宗暂时可以休息休息了。
于是,他脑子一热,封赵元禧为许王,兼开封府尹。
他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赵元禧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所有的对权力的嗜血、对阴谋的渴望,隐忍、残酷、无情。所有的缺点都科隆了他自己。
赵光义显然没看懂这个儿子,如果看懂的话,就不会有后来一些事了。
在淳化二年,也就是赵普死的那一年的九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五个大臣,建议皇帝册立赵元禧为太子。
看起来,合情合理,赵元禧同志成绩出色,而且深受父亲赵光义的肯定,现在储君位置空缺,对朝廷长期发展不利。
赵光义看到了这个建议,然后批了四个大字:词,意,狂,率。
然后把五个大臣全罚了。
在罚的过程中,赵光义惊喜的发现,五大臣里为首的度支判官宋沆,居然是副宰相吕蒙正的亲戚。
这就非常有趣了。
赵光义把吕蒙正叫来,冷笑的问他:“宋沆等人要求朕册立太子的事情,你可知道?”
吕蒙正说“不知....知道。”
于是赵光义当着吕蒙正的面,写了一封东西,名曰罢相制。
这位天子门生宰相就此下课。
罢相制里有八个大字:援引亲溺,窃禄苟安。
窃禄苟安,是说吕蒙正啥也不做,整天白拿钱不干事。
但这不就是赵光义扶植他的目的吗?看着赵普,向赵普学习,他本来也不需要做别的。
至于援引亲溺么。
宋沆是他的亲戚,五大臣要求册立太子,显然吕蒙正是知道的,甚至他也有份。
于是,天子门生宰相吕蒙正跟死了的赵普一起下课。
这一周期,俩人都干了三年不到。
而且超级有意思的是,接替赵普和吕蒙正班的,竟然是李昉和张齐贤。
李昉的一生,注定是被赵光义玩死的一生。
雍熙北伐的时候,他做宰相,说话皇帝不听,军事情报看不到,军事筹划不能参与,每天上班喝茶。
于是李昉下课。
现在才过了三年,李昉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就面临那个巨大风暴变成龙卷风的时刻。
然后又被皇帝一顿海骂下课。
总的来说,李昉就是赵光义的背锅侠。
但是李昉有个好处,脾气好,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参与的不参与。
同样这点也适合张齐贤。
不要以为赵光义终于听了他哥一次话,要好好重用张齐贤。
内幕是张齐贤这一宰相任期,基本啥事儿也不管,啥业绩也没有。
一方面是因为张齐贤根本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政客,他玩不好政治。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齐贤和李昉这对宰相,正好赶上了宋太宗第二次发疯。
算是撞了枪口。
五大臣议立太子事件,给了太宗很大的刺激。
之前说了,侯莫陈利用碎了,赵光义的大腿或者屁股又开始犯病。
这个时候,去议立太子,就是找死。
而且赵光义还发现,自己这个所谓乖儿子赵元禧,还不如那个发疯的赵元佐。
他勾结副宰相,勾结五大臣,准备。
嗯,黄袍加身?
于是,针对赵元禧,宋太宗必须采取行动了。
行动的结果就是,赵光义朝第一大丑闻就此问世。
话说淳化三年十一月的一天,赵元禧正常上朝,结果在路上就特别难受,然后好不容易到了宫里,直接躺倒。
等送回家去,赵光义刚干归来探视儿子,赵元禧就直接死了。
有意思吧,好端端的,二十来岁不到三十的赵元禧就这样死了。
看赵光义的表现吧,先是抱头痛哭,然后彻夜难眠,最后写了一首诗《思亡子诗》。
参考当年赵光义对赵廷美的表现,是不是挺像的。
先是哭,然后对大臣说我对他仁至义尽了,我不想害死他,只是想惩罚他,等他悔过在让他回来。
谁让他自己身体不好死了呢?
然后再猫哭耗子假慈悲,封赵元禧为恭孝太子,按照太子礼仪下葬。
参考当年对赵廷美,封他一堆儿子高官,风光下葬。
十几年过去了,赵光义的套路一点也没变。
面子戏做完了,下面才是正经事。
赵光义派人把赵元禧许王府邸和开封府的那些手下全部一抓,然后开封府开审。
各种老虎凳辣椒水一起上。
最后审出来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是啥,历史上没有记载,
但是有记载的是,赵光义立刻剥夺了赵元禧的太子葬仪,改用一品官的礼仪下葬了。
而且最让人吃鲸的是,为了这个案子,赵光义使出了自己的终极大杀器。
王继恩。
这个人是宋朝早期所有政治黑暗的参与者。烛影斧声有他,迫害赵廷美有他,拾掇赵元禧有他,后面他还干出了更厉害的事情。
此人有一个外号,十全大补丸,赵光义会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使用他。
和王继恩一起动手的,还有御史头目武元颖。
两位杀神把开封府的官吏全部抓起来,认真审认真问。
一时间,开封城再次恢复到当年赵廷美造反的那种混乱状态。
最后,案件定性,开封府和许王府官员贬的贬,罚的罚,赵元禧的太子位也基本没了。
而且最神奇的是,赵元禧没有儿子,赵光义也没从宗室里给他找个男孩子接班。
前后反差如此大,赵光义发疯了。
其实并没有。
当年赵光义在赵廷美死了以后,曾经对老善人李昉揭露过一个惊人内幕。
赵廷美根本不是我亲弟弟,他是乳娘和我爹偷偷生的。
厉害了我的义。
为了自己连自己亲爹都埋汰上了。
正因为不是我亲兄弟,所以他从小心狠手辣,就想杀我和我大哥。
但是我大哥和我好啊,善良啊,对他一忍再忍啊。
最后他终于要搞玄武门之变了。我也是没办法。
一句话,赵廷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十恶不赦,但我是傻白甜,我对他很好,我是被迫自卫反击的。
面对这样的皇帝,李昉还能说什么呢?
史料上留下了李昉的回答:“这些内幕如果陛下不告诉我,我还真的不知道。”
面对这样一个狼心狗肺,不对,没心没肺的皇帝,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对待兄弟如此,对待儿子,只能更狠。
类似的事情,赵光义这辈子做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所以,大家也要习惯此人的无耻才行。
这是一个眼里除了他自己,什么也没有的自私到极点的皇帝,所以任何丑闻发生在他身上,都不奇怪了。
赵光义会怎么埋汰自己的儿子呢?这里暂时按下不表。
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是,作为父亲如此侮辱自己的儿子,难道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