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履平瓷印:让泥土变黄金的艺术
我国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曾赞蔡履平先生:玲珑真是吾所爱,奏刀虚处见神生。

蔡履平
巧匠能手 点土成金
出生年:1952年
出生地:浙江萧山人
头衔身份: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画师、民革逸仙书画院画师、杭州陶瓷印艺术馆馆长。 现已被杭州市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印艺传承人。
作品:多篇学术论文在报刊及专业杂志发表,出版有《蔡履平瓷印》、《蔡履平木印》等。

幼时志趣 名师指点

蔡履平自幼酷爱金石书画,早年师从著名动物雕塑家周轻鼎教授,开始涉及陶瓷印艺术,后经西泠印社刘江、金鉴才、朱恒吉等老师指点,专攻篆刻。
说起来,选择陶瓷做材料最初却是无奈之举。“这个材料成本省啊,我喜欢玩这个,但是买不起好石料,只好自己烧制瓷印。”瓷印的钮可塑性强,造型丰富,令蔡履平十分痴迷。
他自塑、自刻、自釉、自烧,几经失败,终于恢复烧制出融合瓷艺、篆刻之精髓且自成一体的瓷印章,并在造型和釉彩上推陈出新。
古朴典雅 灵动传神

蔡履平的瓷章玲珑剔透,釉色以南方特色的青釉为主,或影青、粉青,兼以霁蓝、乌金、豇豆红,秉承了西周以来萧山青瓷的文化传统。
印钮取材中国传统形象,以仿古造型的瑞兽为主,兼有人物、瓜果、钱币等造型,古朴典雅,灵动传神。
除了娴熟的刀法篆刻文字。他还新研发出一种瓷印,用泥巴天然的图案来构筑印钮,只经过小部分的加工,却以别具一格的神韵,深得藏家玩味。
硕果累累 重点保护

至今,蔡履平的瓷印作品已达3000余方,在西泠印社印文化博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品展、国际民间手工艺展上屡获大奖,并被中国印学博物馆、中国篆刻艺术馆及一些著名书画家如王伯敏、孔仲起、刘江、陈振濂等收藏使用。
而蔡履平的冷门艺术创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2005年,他的瓷雕印钮被列为杭州市首届25项重点保护技艺之一。萧山区政府也为蔡履平建造了杭州陶瓷印艺术馆,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陶瓷印艺术馆。
技艺传承 煞费苦心

而提起对陶瓷印的传承,蔡履平则表示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却找不到入室弟子,“我现在徒弟有十几个,可是我的入室弟子还没找到。”为了发扬传承陶瓷印这门传统艺术,蔡履平也提出了招入室弟子的要求——“有天赋、肯吃苦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