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下北泽
去下北泽说是临时起意,又不算是完全没有预谋:一则我担涩谷毛同学常年对下北泽画风的二手衣店和唱片店以及cult书店相当沉迷,二则去年夏天去了大阪的village vanguard非常喜欢于是也想去下北泽的朝个圣,三则出发前啃了两集下北泽die hard,简直要笑吐。
怀着这样的情结,在逛完竹下通上完老公税以后空出来的几小时,就毅然决然在代官山自由之丘和下北泽当中选择了往后者的方向出发。

心里少说也是有点慌的,因为完全没做什么攻略,大概也只有VV书店是有个谱的,对二手店什么的就打算完全各种闲晃了。
还好下北泽之hard core果然没有辜负没头苍蝇一样乱走的我,走出站口便看到了《下北泽die hard》第一集里SM癖好议员老爹被塞箱子里拿错的小广场(≧▽≦)

觉得运气也真是不错,就大胆地展开了自己的闲逛。
不同于东京其他一些小布尔乔亚审美的街区,下北泽从车站前的街道开始,就透露着浓浓的亚文化气息,路边的店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kuso的东西吸引眼球,很明显老板追求的并不是装腔作势的优雅上品性冷淡,而是浓墨重彩的率性真实。

本就并不宽敞的街道两边挤满了张扬个性的店铺,在这种杂乱之下,自然地就让人放松地迷失了。这是下北泽的包容和魅力,是“我抽烟我喝酒我纹身我骂脏话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的安全感,是藏身都会一隅自我的精神……病角落。

下北泽的二手店云集大概也可算是东京之最了,但这里的二手店并不是大黑屋那种可以买到平价香奶奶和驴牌的二手名牌店。与之相反,倒是总能闯进均价几百日元(不超过六十块人民币)的店铺,庶民的左派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们大都门脸很小,或者干脆开在二楼。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时下仍在流行的佩斯利花纹头巾或者oversized牛仔外套,都能在这些店里找到。

结果在这样一路闲逛二手店漫无目的乱走中,VV和它二楼的本多剧场就这么被我撞到了。

本多剧场在《下北泽die hard》的故事里也是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地标之一,既然和VV在一个楼里,少不了要进去看一看。

根据LP介绍,本多剧场时常有先锋戏剧演出,不过票都是要提前预定的,临时闯去恐怕是进不了门。《Die Hard》一剧里,父子和解的结局场景应该就是在这个位于车站前的小剧场中,此处有梗埋下,感兴趣建议去刷个剧。(建议独自观看)╮(╯▽╰)╭
从立牌出的入口进到建筑里面,就可以看到正在演出期间的剧目宣传海报。

走到剧场门口,大门紧闭。旁边的一道门则通向一条看起来全是售卖戏剧相关服装和道具的商店街。斗胆穿过去到了建筑的另一头,发现自己俨然已经身在VV书店里了。

进了VV书店,也就算是到了下北泽这个亚文化集大成之地中心的小天堂。不管你有多么奇绝小众的恶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给你归属感的一个角落。因为在大阪是认真逛过这家光怪陆离的书店/杂货周边店,在东京就没有好好探索,只是随便给家门钥匙和小区门卡买了个姆明卡夹钥匙链,盛惠一千日元。

出门时候门口顺了本小小的宣传册走,翻开一看果然符合书店一贯的kuso画风:连入浴剂(浴盐)都能给做成便便形状售卖。要是买一坨回去扔到浴缸里泡开来,不晓得会是哪种意义上的“风味绝佳”?(≧▽≦)

找了一家离车站不远位于地下的鸟贵族解决了晚饭,八九点的样子离开下北泽往新宿去,三个小时的迷失闲逛旅程也算是结束了。其实下北泽真正算不上很大,然而店铺剧场书店细细咀嚼起来口感却是非常“浓厚”,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能在本多剧场看一出戏。这个遗憾终于在三个月之后的北京电影节,被《冰与雨声》给补上了。
看完这部以下北泽和本多剧场为舞台的伪纪录片,大概就能窥见下北泽年轻人生活的一角。在如此戏精的一个街区,燃烧的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奋力过但不甘心的无声。偏偏是这些无声愈发掷地有声,构建出了一个又一个文学的、艺术的意义,和下北泽一样,在东京的这个角落里,倔强地坚持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