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65到79我经历了什么,以及攒人品静待获邀。
我从2017 年6 月开始准备PTE,当时目标只是冲七,然后就准备NAATI,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再看PTE。后来又需要8炸了。2018 年2 月开始又重新复习,此时发现机经内容已经加倍,花了20 天,重新熟悉机经。内容虽多,但也值得把机经都啃下来。

口语从70到90 考过七炸之后,跟ruru练习口语,被她的声音迷得不要不要的~~选对方法,提高很快。 RA: 每天早晨会读半小时,材料为机经和National Geographic。看到文段不准备,张口就开始读,提高自己看到生词迅速拼读的能力。 RS: 如果时间允许,冲八的话每天至少1 小时。材料为机经和老托93 篇。注意根据意群记意思,抓住句中的实词。 DI: 每天半小时,材料为机经。不准备看到图套模板机械说。当熟悉模板之后,可能会把不同类型的模板合起来运用在表达中,只要保证流利度,说到图中关键信息点即可。 RL: 每天至少4 篇,材料为老托93 篇1.2 倍速和科学60 秒。用手机软件录音,看音波是否比较平整,没有忽高忽低或经常间隔。 ASQ: 每天听几个,考前把机经内容熟悉了就好。 总结:口语是提分最快的,流利度很关键,但是我之前太追求速度,导致发音不清晰,关键词说到了但是电脑踩不到分。最后这两次口语考试时,我会告诉自己说的稳一些,尤其是语速快的同学,发音不用多完美,清晰最重要。
听力从60 到81 听力真的是太费劲了。。。 SST: 首先熟悉机经,熟记其中的关键词。再有时间的话老托93 篇听完也可以写写summary。我一般写三句话,65 字左右,ruru 说长句也会加分的,我这次用了which,that,and,but,感觉就足够了。 多选:为了省时间保证正确率,我只敢选一个。 Miss word: 千万别只注意听最后一句,要跟着说话人走,把握整个故事脉络。 WFD: 新题越来越多,变形也不少,每周至少刷一遍吧。不会的词注意单独整理下来。 总结:听力是个慢功夫,RL 听完的科学60 秒,我会一句一句重复放,让自己理解尽快理清句子主干。另外,我平时会把BBC Inside Science 作为泛听材料,感觉对选择题训练会有帮助。
阅读从75到88 FIB: 机经,看了大概三遍。我把黑科技FIB 的原文都打印下来,画出了所有考生回忆的考过的词,重点复习。 RO: 机经,我把有原文的都找到其中关键词,编成句子方便记忆。但是,有时间的同学,还是建议能通读机经段落,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写作从65到85 小作文:抓住作者思路和主体,看文章是围绕这个主体如何展开的。一般是对主体进行几个方面的叙述,或与其 他次主体进行对比,不必想的太复杂,把认为关键的小方面用and,but,which,that 等词连接起来。 大作文:每个话题的词汇都准备一些,尽量往作文里填充。我没有很复杂的句式,which,and,because,倒装,以及引用自己的例子和某知名research 作为支撑。
一 点 思 考 每个人自身的弱点不同,每次考完试之后要进行反思,克服每一个能想到的弱点,对自己一定一定要剖析。对于我来说,RS 是我最不想触碰的训练项目,我记忆力超级烂,每次练习都崩溃。 但是,看到那么多大神的回忆,都强调的 RS 的重要性,我下了决心,每天一小时,连续练习四天,慢慢找到了感觉。这次 RS 我也是有落下的词,但是机器容错率挺高,注意模仿录音就好。 不管问题出在哪里,足够重视并且下功夫去努力,成果终究会显现出来的。过程很痛苦,我心态容易崩,考前经常会掉眼泪。但是之后平整好心态,大家都能取得想要的成绩!!
-
晨晨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08 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