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查看话题 >父母需要什么。。。
很长时间以来,都习惯了父母的操劳、安慰和温暖。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爱吃什么,不吃什么,父母都很清楚,也很在意。突然有一天,当自己成了孩子的父母,在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时,蓦然想起,自己似乎并不太清楚父母的爱好、习惯,也忽略了父母的需求。
我父母自前年10月份来到上海给我们带孩子,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磨合,已经慢慢习惯了上海的生活。我住在上海金山郊区的枫泾古镇,周围还有着农村生活的影子,一些把土地租给政府和企业的农民在领着每月的养老金和补贴之余,仍然习惯原有的农民生活,在聚居的小区周围的河道边、田地变开垦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荒地,每年春、秋两季按时令中上应季的蔬菜树木,所以在我的小区周边仍然能感受到农村的那种恬淡、自然和风景,这对于 我出身农村的父母来,讲是一件好事,对他们适应上海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过渡。
平日父母帮我们带儿子,周末我和老婆带,隔三差五也去市区逛逛商场,吃吃喝喝。合适的时机,一家人一起去周边的城市(如无锡、苏州、杭州)来个短期旅行,吃吃当地的小吃,看看当地的民俗民风。由于不想让儿子从小接触电视,我老婆把她的苹果IPAD给了老爸,又买了个联想的大屏幕PAD给了老太太,老两口一人一个PAD,可以看自己想看的新闻、电视剧、戏剧,都也自得其乐。
老爸平时在老家自己从来不烧菜,都是老妈操作,没曾想到了我家以后,竟然慢慢喜欢上了烧菜,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到后来自己晚上在IPAD上看烹饪方法,白天现场实践,最后老妈很不甘心地退出了烹饪的领域,老婆也对老爸的烧菜手艺赞不绝口。
老妈年轻时为了我和哥哥非常节省,舍不得买衣服打扮。来到上海后,我和老婆每到换季时,就一并给老妈老爸置换一身衣服,平时出去玩看到合适的也一并给老妈买了,慢慢老妈的衣服逐渐融入了当地的风格。
前段时间我和老婆参加了她公司的芽庄游,因儿子没有护照父母只能留下来照顾儿子没有成行,在回国前买礼品时,买了两套蚕丝被,我们和父母各一套,老妈见到蚕丝被非常高兴,念叨着老了终于盖上好被子了。

絮絮叨叨了一大堆,我觉得父母所需要的基本可以总结出来了:
1、陪伴。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子女的陪伴更能让她们舒心、自在。
2、唠嗑。父母年龄大了,经常喜欢回忆以前的零零总总,做子女的要做一个好听众,听听他们唠叨。
3、爱好。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想做而没做的事情,老了可以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他们能找到更多的乐趣。
4、旅游。尤其是来自农村老家的父母,年轻时也没有什么机会旅游,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带他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民俗民风,让他们在放松的同时,也能多出一些谈资。
5、衣食住行。老年人其实对吃的东西没有太大的需求,与子女孩子一起吃饭,以现在的生活条件足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了。但是,对于穿着来讲,还是要注意的,通过衣服的更换,能加速他们融入当地环境。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给他们安排一间向南的房间,放上几盆花,置办上舒服的床、被、窗帘,是很有必要的。
6、小惊喜。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制造一些小惊喜给他们。比如一些小礼物,邀请家乡的亲戚和后辈过来玩一玩。
7、健康。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上肯定有一些病痛。除了一些需要及时医治的病外,一些慢性病,如血压高、睡眠不好、腰腿疼等,要配备对应的药水,尽量减轻他们的病痛。
父母需要的不多,如果我们不去关注。父母需要的与很多,如果我们去用心。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