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他乡|荐书《月亮与六便士》

远方与理想,天边的月亮与眼前的六便士,要做出一个选择,你会如何抉择?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我们生来就带有使命,不断的追寻,不断的调整生活,让生活更接近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为六便士奔波,但我们心中,永恒葆有一轮明月。
每个人的诞生地并不就是他最好的生活之地,机缘把他们随便抛到一个地方,他们却总在思念着自己也不知位于何方的家乡,就算在出生地,他们也像是过客。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密布的小巷,与小伙伴游戏其间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站。置身于亲友中,他们可能终生落落寡合;置身于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是孑然一身。也许正是迫于本乡本土的熟悉感,他们才远走异乡,想要寻找一处安身的永恒寓所。在彷徨之人的内心深处,说不定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让他们再回到祖先远古以前就已经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来到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知到,这正是他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从未见识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了的一样。在这里,他才终于找到了宁静。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玩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这是惯常认为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题目的来源。这与书中的故事情节是相通的。主人公本有美满的家庭,收入不菲的职业,过着庸碌而饱暖的日子,这是“硬币”的意象。然而主人公为了追逐艺术,抛弃原有的一切,来到塔希提岛上潜心绘画,这是“月亮”的意象。
但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选择任意一种解释,都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