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风彦:我在非洲拍摄贫民窟,纪实题材的故事可以怎么讲?| 三明治生活写作工坊

从三月开始,我们每个月邀请2-3位主讲人,他们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旅行、影视、时尚、摄影、绘画、美食、历史等领域与写作的跨界,超大信息量,启发你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作”的思考和实践。
四月,我们请到了在非洲拍摄纪录片的杜风彦为大家进行分享。
杜风彦说他小时候总是梦想着做个大侠,有自由,有梦。后来在2011年的时候,杜风彦第一次出国骑行就骑了两年多的时间,穿越了亚非22个国家,完成了一半的环球骑行。当时他骑着自己DIY的自行车,背着几十公斤的行李,从南宁出发,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东,一路骑行到达非洲。
杜风彦还真的成了一个所谓的“武林大侠”,因为曾经在北京师从白吉元老师学习八卦掌,在坦桑尼亚的时候,他还和当地的跆拳道爱好者一起探讨拳理,一路走来,他收了不少的小徒弟。而在这趟骑行中,他遇到了一个组织叫做黑摄会,全称是黑非洲摄友会,其中有一个摄影师叫齐林。
之后他和这位摄影师朋友在2015年底成立了团队“杜齐眼”,专注于非洲纪实影像项目。2016年初他换了个摄影师的身份,正式开始重走非洲,他们的首期纪实摄影项目是“尼罗河肖像”,其中记录了生活在北苏丹的南苏丹基督教徒、埃及闽亚(minya)石灰石矿区的工人、苏丹六七处金矿加工区的淘金者。





这个项目延续至今。2016年6月,杜风彦再次前往非洲第二大贫民窟基贝拉(Kibera Slum)进行拍摄,主要记录了拳王、黑帮及乐队、贫民窟电影导演和街头流浪儿童的故事。2017年初团队继续行走苏丹,记录了偏远地区中国工地的故事。
在基贝拉,这个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区内最大的贫民窟,杜风彦用镜头捕捉到一位当地轻量级拳王的最后退役赛。
他还记录了十多个肯尼亚街头流浪儿童的生存与挑战。孩子们露宿街头,靠着乞讨和拾荒来维持生活,用咖啡、香烟和酒精驱逐寒冷、麻痹神经,不过对他们而言,最有效的其实是吸食胶水,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其他流浪儿童用来忘记严寒的办法。


在拍摄前,杜风彦和搭档需要提前做好关于人身安全的各项准备,与驻地的线人配合搜集素材,和当地人进行交流谈判时,还要时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警惕周围环境,最后才能得到一个精彩的故事。
如果你对非洲大陆和纪实题材充满兴趣,想知道一个纪实摄影师在这样的高风险地区的拍摄故事,这周三(4月11日)晚上20:00来三明治的「生活写作工坊」听杜风彦讲述他在非洲的经历。
4月第二场写作课
杜风彦

骑行、摄影、武术、旅行、户外爱好者。曾历时2年2个月时间骑行亚非22国,总里程约3.5万公里,被媒体誉为“功夫小子”,“非洲骑行第一人”。国内旅游杂志约稿作者,曾为《旅游》、《户外探险》、《西藏旅游》等杂志撰写稿件。文化旅游摄影协会会士,八卦掌第六代传人。
主题:我在非洲拍摄贫民窟,纪实题材的故事可以怎么讲?
上课时间: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晚8点
报名方式:点击原文阅读进行报名
三明治生活写作工坊
4.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独家讲述“万能青年旅店”封面故事采访幕后
更多分享嘉宾,敬请期待。亦欢迎您和三明治联系自荐,成为嘉宾!请添加三明治明仔为好友(微信号:ming30s)




4月15日,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再度启程,用十二天时间给你定制一趟讲故事的旅程。每位学员都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地和你保持沟通,指导你写下生命中的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