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踏青指南
查看话题 >去法源寺看花
法源寺在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李敖先生有本以它为名的书,我还没来得及读,就先行去看花了。
正午饭时到达寺门口。外面是一处小公园,人多树多,大家在“南无阿弥陀佛”的照壁下打牌搓麻将。碰到两个在聊天的老人,似乎原来也不认识,是同在这里散步才相熟的。我停下来拍照,顺便听她们在聊什么,老人的世界也很有趣。

来之前在网上查过,说门票6元。害怕这里不能用手机付款,就准备了现金。要进门时才发现没人也没物阻拦,免费参观。一进门的地方摆了张小桌子,上面放着香,请大家自取,怪不得这寺门口卖香的只一两家。
进去之后是一个大院落,正中间安着香炉,左右两边是钟楼。红墙已经有些褪色,院子里种的松树也灰蒙蒙的。在正午的强光下,楼、树、我都被晒得懒洋洋的。

再往里一进就是丁香花的天下了。法源寺几乎只种了丁香这一种长在树上的花,这在北京众多的寺庙中显得很特别。樱花、玉兰、海棠在很多地方都赏得到,但想看丁香,大约就只能来这里了。我没沿着中轴线走大殿,而是右边进左边出,把角角落落的景色全收进眼里。

起初遇到寺里的僧人在挥着长皮管浇树。是个小僧人,戴一副眼镜,眉眼间还有稚气。又来一位更小的游客,五六岁的年纪,嚷着要帮忙。小僧人也不客气,立时指挥起他去水管处调整水流大小。小朋友的爸妈呢,坐在一旁边晒太阳边玩儿手机,彼此都很开心。

再遇到一位自己来看花的阿姨。五十岁左右,穿淡青色旗袍,烫中长的卷发,拿着一把团扇。古风古意的,配着小小的花和红红的墙很是好看。阿姨背一台富士相机,镜头很长,看起来颇不便宜。我们俩一起走了一会儿,有时我在前有时她在前,先后对着几处花猛拍。在一处红墙前她试探性地看了我一眼,接着就开口问能不能帮她拍张照片,还小声嗔道“我光在拍花了”。阿姨说的是南方普通话,软软糯糯的,真好听。

还遇到一群中学生。听他们的对话,是语文老师组织来的。用午饭加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到这里赏花,分成小组游览拍照,最后由组长代表念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这样好的语文老师,希望再多上一些啊。中学生们也很可爱,赏花之行慢慢的就变成了闲聊打闹,以及对组长之职互相推诿的过程。我坐在他们旁边吃苹果,看男生女生闹来闹去,心理猜测着谁是班花班草,谁又喜欢着谁。春天跟他们很相配。

坐下吃苹果的时候,还看到一位大和尚拿着相机在拍花。他穿土黄色的僧袍,光头亮闪闪的。用的相机很专业,镜头之长可能是寺里之最了(包括游客)。和尚在拍花,又有十几个人围着他拍“和尚拍花”。一朵小花,一个大和尚,一群更大的人,像WiFi标志,又像是什么道理就这样扩散出去了。

说是来法源寺看花,但似乎是看起人来了。不过春天的花好,春天的人也好,看哪个都没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