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穷,我获得了想象力

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和朋友们也时常用这句话来调侃自己。不过说得多了,发现把贫穷和想象力这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如果贫穷,就去多挣钱,如果缺乏想象力,就多读书,可要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在逻辑上似乎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仔细推论一下,竟发现在那些最具想象力的作家看来,贫穷非但没有限制你的想象力,反而是想象力的贫乏限制了你,从而导致了一种更可怕的精神贫穷。
有多少钱可以买到传说中的想象力?
作为“资深穷人”,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低价囤积,量入为出;花钱再大方的月光族,没有更多资金支持,也要节衣缩食,谨防剁手;再慷慨的穷人,恐怕迟早也要在呼朋唤友请客之后,变得“抠门”;即便是懒于打理金钱事务的宅族,少不得也会想想,做个稳妥的金融投资……
做惯了穷人,偶然听闻人家一天、一个月赚了多少钱,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浪漫到不可思议的豪举,少不得啧啧感叹,“还可以这样啊?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这句玩笑话也许谁都不太当真。而如果说,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那摆脱贫穷,是不是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想象力呢?
张爱玲说自己爱钱,因为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但实际上她最知道金钱的罪恶。在她的小说《金锁记》里,家境一般的曹七巧为了金钱嫁给了一个患骨痨病,只能瘫在床上的富家公子。虽然衣食无忧,却有欲无爱,受尽了歧视和侮辱。后来丈夫病逝,分家后七巧终于可以摆脱婆家的折磨,和儿女在外独住,过上好日子。但金钱却摧毁了她对爱与幸福所有的想象力。
除了金钱,她再不相信任何人、任何事。在她看来,所谓爱情、婚姻和幸福不过浅薄如纸,只有金钱最为牢靠。她像一只乖戾的铁鸡那样,机智又慎重地看管着自己的金钱,最懂得用平扁而尖利的嗓音刺人心肺。“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痛恨金钱毁了她的一生,到头来却又因为金钱,钳制着儿女的婚姻,也葬送了他们的人生。
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却忽略了金钱也可能以另一种更可怕的方式限制着我们——它阻断了关于美好所有的想象和向往,把人牢牢捆死在物质的废墟上,心灵扭曲变态,不能称其为人。

穷得要死,反而能激发想象力?
而说到贫穷的限制,再没有比身无分文又要养家糊口的人更艰难了。但即便这样,也还是有被贫穷激发了想象力、无所畏惧的人。
马尔克斯的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就塑造了一个被生活逼到绝境的硬汉人物——上校。他75岁,用了56年等一封信(也就是他的退伍金)。九个月前,儿子因为散发秘密传单,抗议专制政府,被乱枪打死。上校和妻子从此失去了依靠,只得变卖家具维生。眼看家里已经没米下锅,妻子恨不得在锅里煮些石头,弄得厨房哐当作响,好让邻居不再生疑。而上校在漫长的等待中,患上每到十月就便秘的毛病,发烧得厉害,也不愿借钱治病。巨额退伍金成了老两口活下去唯一的指望。上校每天比以往更急切地去码头等信,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人写信给上校……只有一件东西肯定是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
因为贫穷,上校最珍视的尊严和情感也受到了侮辱。年轻人嘲笑他的鞋子太破。妻子背着他偷偷跟别人赊账、借钱,不得已又变卖了婚戒。上校知道后一阵心痛,四十年来,他和妻子共同挨饿、受苦,经历了无数风雨,如今因为困窘,连爱情也开始衰老了。
生存危机把上校和妻子一步步逼到绝境。在得知儿子留下的斗鸡可以卖出天价后,上校最终决定忍痛割爱,放弃儿子留下的唯一念想。但当他抱着斗鸡从广场走过时,突然发现了令儿子痴迷向往的东西:“鸡身上的热气和强烈的搏动使上校颤抖起来。他觉得此生从未抱过这么活蹦乱跳的东西。”56年来,他一直忍受着投降的屈辱,直到今天才从斗鸡身上,重新找回了令人震颤的东西:一种久违的自由,昂扬的斗志和勇气。
在马尔克斯来看,生存固然重要,但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上校一辈子忍辱受屈,直到山穷水尽,才走出迷途,顿悟人生:贫穷永远不该是“人生受限”的理由和借口。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战胜贫穷和困窘的唯一方法就是蔑视它。若因为身陷贫穷和苦难,就妥协呻吟,失去对爱与信仰的坚守,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勇气,人生充满坎坷,岂不是要一辈子不幸、孤独?
故事末尾,尽管下一顿饭依然没有着落,但上校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当妻子发疯般地质问他不卖鸡吃什么时,他说,“吃屎。”

相比于七巧的贪婪和上校的无畏,我们或许只是单纯地希望有够多的钱,确保我们此生安稳无忧,过上好日子。但在短篇小说《在峡谷里》,契诃夫却提供了另一种人生见解: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罪恶还是善良,所有人都是这样——过好日子,也过苦日子。
故事里,丽巴还未成年,就嫁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大儿媳妇出于嫉妒,竟把她的小儿子活活烫死。从医院回来的路上,丽巴向过路的老人提起失去爱子的痛苦,“老爷爷,此刻我的心抖得什么似的。”老人安慰她说,“不要紧……你的苦恼还算不得顶厉害的苦恼。人的寿命是长的,往后还会有好日子,也有坏日子,什么事都会来的。你相信我的话吧,好孩子。”
如果人生注定摆脱不了苦难,贫穷和富裕有多大差别呢?故事里,苦难就像雪一样,落在每个人头上。有钱的人没有更幸福,贫穷的人也没有更痛苦。金钱不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而人性的善恶决定着每个人获得多少想象力,又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苦难和人生,以期获得救赎。
儿子死后,丽巴忍下所有悲伤,离开了婆家,又为生活所迫,到大儿媳妇的煤矿里做工。“是这样的,孩子们。谁劳动,谁能忍,谁就上流。”很长时间过去,大儿媳妇依然富有,也依然蛮横罪恶。丽巴依然贫穷,也依然纯洁善良,但她却在历经苦难之后,更能够想象和理解降落在每个人头上的苦难,也更懂得怜悯与同情。

如果你有想象力,请不要担心贫穷
去年上映的获奥斯卡提名的记录片《面庞,村庄》里,有一个老乞丐过得非常潇洒惬意。他骄傲地给人们展示他用瓶盖贴成的创意品。他说,“你知道吗,我出生在一颗星星的呵护下,我的月亮母亲给予我清凉,我的太阳父亲给予我热量,还有宇宙给予我居所。你能想象到吗,我有多么大的生活空间啊!”而在世俗眼中,他的居所不过是一处露天的破烂场所。
在我生活过的村子里,也有这么一位以捡破烂为生的流浪儿。一年四季,他都穿着最花哨的衣服,腰间别着一大串葡萄似的各样钥匙串子,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他还随身携带一只“升级版”MP3,一路闲逛一路播放时下最流行的歌曲。碰到村头人多的时候,就伴着音乐舞蹈起来。那时候就是最有偏见的大人,也会放任自己的小孩跟着他“群魔乱舞”。
这些人一无所有,却也一无所累。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简简单单,即便没有钱,还是这样充满想象力,充满欢乐。看到这里,谁又能说,究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还是想象力的贫乏限制了我们的人生?
《马太福音·第6章》里说,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没有金钱,固然使我们生活贫穷,而想象力的匮乏,却让我们精神贫瘠,内心一片荒芜。当我们说,我们因贫穷受苦,有人却说,富人也是这样。当我们说,我们为生存忧虑,有人说,以后会有好日子,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换个角度看世界,我们并不是一无所有;当我们说,我们的想象力被限制了,有人用行动证明,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能限制你的想象力,也没有什么能限制你的人生。
就像我们怎么阅读,就怎么写作一样,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就怎样生活。《悠游小说林》里有一段话,
“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小说,因为正是在那些虚构的故事中,我们试图找到赋予生命意义的普遍法则。我们终生都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何出生,为何而活。”
一位伟大作家、一部伟大作品应该有对世俗偏见和流行观点的反思和抵抗。而阅读这些文字,正可以帮我们看清平常极易忽略的人生真相,也使我们更有勇气和力量,去寻找每一个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故事。
本文首发于新经典公众号 文章作者 焕焕 图片来自网络

新经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八个女人,和她们出走的决心 (12人喜欢)
-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丨2025新经典漫画类新书预告 (17人喜欢)
- 给我一盏灯,让我安全地走进未知丨2025新经典非虚构类新书预告 (20人喜欢)
- 停止寻找宏大的意义丨2025新经典文学类新书预告 (121人喜欢)
- 上野千鹤子:重要的事,大学真是一点没教! (2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