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乱吃记(一)
一月时去成都玩,提前让人推荐了几家店。最近有空,把几天吃过去的感受记录一下。照片仅供参考,我被人吐槽过总能把好吃的拍出看了能减肥的效果,因此下文提到的食物应该都比我拍得要好看一点吧。
二孃鸡爪爪(总店)

将近午夜到酒店,就近前往二娘鸡爪爪,途中穿过一个看上去随时会有人跳出来大喊“此路是我开”的小巷,到达。店面不大,有两三桌看上去学生模样的人。点了鸡爪,小土豆、鸡丝面和梅酒。
酒一般,即使就着初到成都的兴奋喝下去,也没留下什么印象。小土豆不似看上去那么辣,夹一筷子放入口中,又热又香。鸡丝面就是鸡丝面,有鸡丝有面又有汤,在嘴里辣乎乎的时候吃下去也不显寡淡,的确有鸡的香味。让人不禁感叹:就是鸡丝面嘛。
重点要说的是鸡爪。我不吃鸡爪,抱着好奇的态度来了鸡爪店,抱着来都来了的态度点了一只鸡爪,抱着不过就是一只鸡爪的态度咬了一口。哇!新世界的大门,也并没有打开。并没有吃出鲍参翅肚的感觉,它真的就是一只鸡爪,但的的确确是一只好吃的鸡爪,微辣,很糯,入口即化,又不会腻嘴,吃一口想两口,吃两口想喝酒。
总评:四星。酒,面,土豆都还好,鸡爪真的是在别处吃不到,也可能是因为我在别处没吃过鸡爪。

陈麻婆豆腐(青华路店)

上午去了武侯祠,锦里。锦里不少小吃店,我本着这种区域的食物都是哄游客的偏见,决定骑去草堂那边,吃被人推荐的江湖土菜馆。
那为什么图片却是豆腐店呢?说来话也不长。死宅久了偶尔出门难免过于兴奋,一上午骑来骑去,逛来逛去,迷路来迷路去,好不容易找到那家土菜馆时早已饥肠辘辘。这家店不临街,要穿过一家小吃店才能到达。(第一次见一家饭店是去另一家饭店的必经之路,不知道两家店主关系是有多好)一进土菜馆就发现气氛诡异,大厅里坐了几桌客人,有的玩手机,有的正大眼瞪小眼,仔细一看面前并无任何食物。几个服务员聚集在柜台边,纷纷以一种NPC看着闯进自己家里吃拿卡要的勇者的表情望向我。僵持了数秒,我尽可能装作无辜地问道:“没到开餐的时间吗?”
“不好意思,风机坏了,正在修。”
“啊,大概要多久?”
“正在修,您要不坐下先等会儿?”
“哦,好吧。”
可就在我屁股即将接触椅子的那一瞬间,一位看起来很像大师傅的人从后厨走出,宣布:实在对不起,今天风机修不好了。
啊哈哈,啊哈哈,啊哈哈哈哈。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在家不行善,出门大雨灌。
当时我挨的与其说是大雨不如说是闷棍,有点蒙,只好信步走走碰运气。先经过了一家饭店,食客寥寥,装修却很气派,门口明晃晃五个大字“中华老字号”,读起来很像“坑你没商量”。我进两步退三步在它门口徘徊了一阵,还是找回了肥宅的骨气。又步行了大约一公里,路过了饭店两三家,人行道上忽然出现一排椅子,原来陈麻婆豆腐店为等座的人设的歇脚处。
拿号,等待,入座,点菜,一气呵成。要了鲜肉云吞,麻婆豆腐,豆花。
云吞上得很快,我又渴又饿又累又烦躁,边想着如果不好吃,我就在自己脑门写上“傻逼”二字,边咬了一下云吞,看了看里面饱满的肉馅,然后一口吞下,接着又吃了一只。感觉自己内心的田野里,云吞正一朵朵盛开。
云吞花开到三分之一时,麻婆豆腐上了。如上图所示的一小碗,里面有豆腐无麻婆。吃起来很麻,略辣,烫嘴,两三勺下去微微有些冒汗却停不下来,让人不禁感叹:就是麻婆豆腐嘛。
之后三四口豆腐,一只云吞,左拥右抱,风卷残云,直到吃完我才发现好像并没有战歌响起。
豆花则是最后上的,很清淡,印象里味道和口感有些独特,价格好像也是。

总评:四星。云吞就是好吃的云吞,麻婆豆腐就是好吃的麻婆豆腐,豆花就是有点特别的豆花,饥饿加成多一星。
某某鲜酿啤酒店

晚上在宽窄巷子冲动消费了一只熊猫头(戴的不是吃的)和两杯啤酒,啤酒比瓶装的好喝,很想拍一张碰杯的照片,却发现自己手不够用。
某不在华兴街的华兴煎蛋面

骑回酒店又饿了,街角正好有家华兴煎蛋面,顾客居然还很多,开心地吃了一碗。味道嘛,真的就是煎蛋和面了,面还有点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