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焦虑吗?“静心”5步法帮你缓解焦虑情绪
产生焦虑是人的本能,战胜焦虑才是人的本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公平。不要再沉溺于他人的生活,不要再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
焦虑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却不以为意。它虽然是一种心态反映,但更是对实际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心态折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焦虑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害怕。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的话,就是:焦虑 = 不确定性 X 重视程度 X 无力感。焦虑,它无时无刻不在困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越来越容易焦虑了。
“如果我的人生一直保持现状的话,会有怎样的结果……”
“这个人真的就是我的人生伴侣吗?”
“我是该换一份工作,还是继续留在这个岗位呢……”
“我现在所从事的真的是我曾经梦想的工作吗?”
“这样度过每一天,我是否会变成一个中规中矩的成年人……”
“我该选择工作,还是选择相夫教子……”
“我是否已经失去了自由……”
工作,公司,结婚,住房……

闺蜜自从生了孩子以后,整个人都会变得特别敏感,总怕哪一点做错了会影响到孩子,每天像个精神病一样,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朋友小李是外企总监,因为单位新来了几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海归硕士,也很漂亮,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很强,所以导致小李总是感觉背后有股力量在推动着他,好像不再努力一点,不再继续加班加点,就要很快被赶超,工作就要不保了一样。即使大家都安慰她说她多虑了,可她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每天很急躁。
一对夫妻本来生活平淡幸福,但一次同学聚会看到别人都混的比自己好,瞬间觉得幸福指数直线下降了,变得黯然神伤。
你在家本来呆的好好的,刷了会儿朋友圈,看到了各种旅行美照,恩爱图片,生活的美好,本来平静的生活会莫名起一点波澜,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
其实,一切都没有变,变得是自己的心态。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让我们不停的感到焦虑。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我们比以前有更多的钱和时间,我们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可是,我们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负能量。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里面说,“焦虑的起因是内心而不是外界,是对某个模糊,遥远,不可辨识的危险的反应。”
我们常常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就是感觉很烦躁很焦虑,好像在担心着什么,但仔细想想,担心的那些事儿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很荒谬,但就是控制不了。

♤焦虑的根本原因
人为什么会焦虑呢,其实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
一.与他人的比较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说,“社会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身份焦虑产生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的更多时,当我们陷入与别人无止境的比较时,我们的焦虑感就会不断打扰我们。”
社会越发达,我们的欲望越强烈。所谓饱暖思淫欲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留意生活的细节,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你可能很容易发现,我们生活中大多数负能量的来源都是比较。而且,我们通常喜欢和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
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嫉妒的往往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
有人说,这世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事,就是亲近的朋友比自己成功。
二.内心的不安全感 现代人常常缺乏安全感。无论男女老少。而人的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人的肯定。
所以常有女人一遍一遍不停的问对方爱不爱自己。所以孩子得不到大人的肯定时会变得害怕无助。我们做一项工作,让自己感到的快乐的原因不在于是否完成,而在于领导是否满意。
我们的喜怒哀乐经常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所以内心时常敏感,而敏感,是焦虑的源泉。
说到底,无非是自身的不安全感,或者换句话说,不够自信。
是什么让我们不自信,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成长环境的熏染,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强大。
很多人有演讲恐惧症,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的一种。没到演讲之前都心跳加快,呼吸苦难,想要上厕所,声音发抖,害怕说错等等。其实最大问题在于,你的准备不够充分。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说,他以前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最开始也并非游刃有余博闻强识。
只是他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一小时的课程,他至少会准备两小时的内容,并且尽可能的想到可能被提问的地方,可能出现讨论疑惑的地方,准备的越充分,内心越踏实,上台越有信心。
只有准备不充分的人,才会不停的焦虑担心。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经常没有安全感。害怕被取代,害怕被打败。

♤“静心”帮你战胜焦虑
现代社会,节奏快到起飞,焦虑早就是人之常态。人人都会有焦虑的感觉,产生焦虑是人的本能,战胜焦虑才是人的本领。解决日常焦虑的基本心理学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但是因为它们的简单、几乎大家都知道而常常被忽略,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被提醒着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叫做“静心”,一共有五步。
1.意识到焦虑的根源
这个步骤大部分人都跳过了。为什么?因为好像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你也许认为自己知道是什么让你焦虑。
但是有时,伴随焦虑的特定情况,生理特征和情感因素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明朗。
所以,可以尝试着记一记“焦虑”日记,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你什么时候感到焦虑?焦虑时的生理特征有些什么?
有时,仅仅是这个步骤就足以帮助人们处理他们的焦虑。就像我一直坚持说:意识到焦虑是改变的第一步!特别是在习惯养成的这个领域。
2.专注于呼吸
了解很多大脑和身体如何相互反馈的知识。例如:自信的站着让人们感觉更自信。人的大脑不仅影响身体,身体也会影响大脑。
对于焦虑来说也是一样的:有意识地控制你的呼吸会给大脑传递信息。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通常都伴随着浅而快的呼吸),试着将它改变为放松的呼吸,更慢更深的呼吸。
你可以在吸入和呼出时慢慢的数数,尝试将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上,感受气流进入,呼出。
另外,采取任意使身体感到放松的姿势(在公众面前演讲时突然躺下似乎有点儿太离谱了)。
这通常就像放松肌肉,采取一个开放的姿势一样(打开双臂,微笑)。
3.冷静的思维暗示
要说“冷静的思维”非常容易,但是当压力情景来临,心跳加速的时候谁又能够真正做到冷静思考呢?
关键是,要提前准备好冷静的思维暗示。
他们可以是一句简单的暗示 “冷静下来!”,但是这些必须是对你最有效果的。要努力找到什么形式的词语或者想法最适合你。
4.抽身去开始活动
如果说更多的活动是解除焦虑的关键好像有些奇怪,因为我们倾向于觉得焦虑的解决办法是放松,做更少的事情。
但是,当大脑没有被事情占满的时候,它空荡荡的部分常常走向了焦虑,但当我们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感觉会更好。
即使只是一些简单或容易使人疲劳的事情,比如说整理办公桌、整理家务,都比坐着担心要好。
感到焦虑的时候,你会不想去参与让你分心的活动。但参与活动恰恰是解除焦虑的关键,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问题的关键了。
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提前写好一个令你开心的活动列表,当你焦虑时,你可以马上抽身去做一些占据你思维的事情。
试着把一些你喜欢做,并且容易开始的事情写到你的清单里面。例如:“发明一个时光机”可能太过难了一点,但是“去压马路”就是可以实现的。
5.睡眠技巧
通常,当人们焦虑的时候他们的睡眠也会出现问题。
有时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躺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感觉自己的注意力被焦虑一点点占据更糟糕了。
然后,因为缺少睡眠导致人们焦虑,从而恶性循环地导致更加糟糕的睡眠。
跳出这个循环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锻炼“健康的睡眠”会有一定的帮助。

事实上这个方法是由心理学设计出来的,最开始用于罹患痴呆症的人。因为这个原因,这个方法非常关注行为层面的放松,而对认知的层面关注较少。
这和我们这里的目的刚好符合:认知的东西(你所焦虑的事项)可能非常个人化,但行为动作的放松,每个人都可以做。
焦虑的根源是你的内心,没有人能代替,也没有人能拯救,唯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