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没:最近的恐怖片都很猛
四月的华语市场,《头号玩家》几乎没给其它玩家什么机会。一股强劲的科幻风,将二次元、游戏迷、影迷群体席卷。但你休要以为,科幻风在其它区域也这么受待见。在北美,最赚钱的电影是1700万投资的小成本恐怖片《寂静之地》,票房目前已经翻了四倍,且还在上扬。在韩国,《昆池岩》三字一出,不管《头号玩家》还是几号玩家,纷纷给这座神经病院让路。在中国,如果《中邪》没有延期的话……
总之,四月的恐怖片市场,正儿八经地来了次回勇。

亚洲陷入纪录恐慌
不算中途吓得送进医院的,掐邻座大腿的,以及扔爆米花的……已经有224万人在电影院看过《昆池岩》了。上一次韩国人这么“嗜恐”,还是15年前林秀晶和文根英的那部《蔷花,红莲》,观影最终人次315万。

《昆池岩》吓人之处在于,这是个真实存在的,发生过离奇死亡的精神病院。它围绕一网路广播节目,招募胆大之士一同参与“恐怖实境体验秀”开始讲故事,正所谓“电影在哪里开始,哪里就是昆池岩”。如果你还记得《女巫布莱尔》的话,这种伪纪录片的恐怖招数,早在1999年的北美就制造了恐怖片电影史上的惊天大黑马——以6万美元的成本,席卷了全球2.48亿美元的票房。

恐怖片回勇,近二十年过去了,伪纪录片的形式经受住了考验,该吓人的还是吓人。
国产恐怖片《中邪》也是一样,用本土“巫术”结合,“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着实让观众体验了一把中国乡村独有的“算命法事”。泰国恐怖片去年也出了个《让我死》,一部讲直播网红莫妮卡镜头前离奇自杀,后视频疯传社交网络的故事……


放眼全亚洲,可能现在只剩下日本,还在消费自家“沉浸式观影”时代留下来的两位德艺双馨老艺术家,《贞子大战伽椰子》什么的。
欧美恐怖杀人诛心
对于亚洲纪录恐惧,老美表示呵呵——爷已经不再鬼玩人了,爷走心。
美剧《行尸走肉》、《美国恐怖故事》、《极地恶灵》多季以来为什么大火?那是因为恶心人的大丧尸有了脑子,陪你一起探讨人生了。什么神秘女巫文化、政治隐喻、家庭关系、中年危机……编剧们说,鬼故事有什么说的啦,我跟你讲的是生存。就连还在银幕上挂着的这部《寂静之地》,一样讲的是生存,而且更高级。两位原著编剧凭着全剧本一句台词的初稿,拿了当年好莱坞的剧本黑名单,六大电影公司一下就爱上了这部“说话是会嘬死的痛”。

不光电影公司,演员也爱这种被限定表演模式的电影。你知道的,越是有限制,就越能激发创作欲,不让说话就学手语啊,走路脚下铺沙子啊,点灯红色表示预警啊——强大的求生欲,支配人类的创造力。
而归根结底,编剧还要给你拐到守护家人的核心上。被《寻梦环游记》各种虐成狗的北美观众,只要一听“守护家人”这四个字就涕泪横流了,电影院里大气不敢使劲喘。毕竟这是一个尤其喜欢感同身受的美利坚族——看完《我们这一天》的杰克去世,美国人纷纷把士力架从家里扔了出去。

恐怖题材的美剧给北美观众打下了良好基础,还体现在观众已经能从单纯的寻求刺激,变得开始理解鬼,甚至是爱上鬼。就比如,去年的小众电影《鬼魅浮生》,一个白被单鬼跟一个花被单鬼在各自的房间里对视,奥斯卡级的影帝为你示范什么是只露两只眼睛的忧愁。爱一个人,灵魂不散,披着被单等你回家,人反倒成了健忘的动物。

没有血,没有腐尸,没有一切排泄物和呕吐物,好莱坞的恐怖片回勇,是B级片向A级制作致敬跟要求自己。就像《遗传厄运》那样在美术设计上大费心机;就像《温彻斯特鬼屋》给你《日落大道》当年葛洛丽亚·斯旺森家宅的恐惧;就像《小丑回魂》那掏人心吃的小丑,28年后再出山,不是即致敬了希区柯克,又警示了新一代的观众么。



所谓回勇皆为致敬
我们说恐怖片回勇,是因为当年它曾勇得你汗毛倒竖,勇得你梦魇连连,勇得你恨不得跟斯皮尔伯格一样,在《头号玩家》里用VR去致敬恐怖经典《闪灵》。你会发现,新一波的恐怖片回勇,亚洲继承了欧美的志趣,欧美学会了亚洲的走心。对于爱好恐怖片的观众而言,2018是个好年份,遍地开花的恐怖片,不会让你恐怖片的文件夹,空得像间“阴儿房”了。

文丨卡塔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