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巧夺天工尽奢华 ——广作源流
了解更多广作历史,请关注廾匠——传承.新生.共荣!
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

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开放海禁,设广东为通商口岸;1736年(乾隆元年)京城内务府造办处正式成立“广木作”,纳广东优秀木作匠人入宫为皇帝制作家具……满族人入主中原后逐渐汉化,可他们并不喜欢明式家具清秀简素的风格,崇尚的是丰满凝重、富丽堂皇,广作家具豪华繁缛、极尽奢华,迎合了皇家的口味。广作家具因此备受清朝皇室的青睐,一跃成为清代家具的正宗。

广作之所以会结合着西方元素,得追溯到丝绸之路,西方人对此工艺爱不释手,拿着各种图纸来找匠人来打造,因而广作到现在也会有很多西方元素。
常见的纹样除了竹、葡萄、荷花、梅花、云纹、松鹤、福鼠,还有种特别的纹样:西番莲,一种酷似中国牡丹的西洋花卉,花纹线条流畅,变化无穷,可以根据不同器形而随意延伸。它多以一朵花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周伸展枝叶,且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则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巧妙衔接,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西番莲是与苏作家具的缠枝莲纹完全不同的。
据崔咏雪《中国家具史·坐具篇》所述:“十七世纪初,英国也将欧洲英、法、荷等国的家具样式带到东方来制作,再大量销往英国,因为当时西方人对东方漆绘家具工艺品的需求,实超过了所能供应的。”广作家具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运运到西方,直至今天,在伦敦、波士顿、巴黎、柏林等地的古老大宅里,还摆放着这些沉雄华美的广作家具,历经百年,依然光芒四射。

广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奢华,据当代广作匠人诉说,木料都是选用最精美的进口木质,为了完美的弧度,甚至一大块的横截面都是只取一小段的。而曾经皇上所定制的家具,例如龙椅等,都是要先用普通木做一遍模型,再更改细节,再用进口良木准确的再还原制作一遍。往往匠人们都会是邻居街坊,通力合作来完成订单。
而说到工艺,广作的镶嵌艺术也堪称一绝,还有各种雕刻手法,都运用得淋漓尽致,包括浮雕、高深浮雕、透雕、圆雕、立体雕等。有些繁密精雕的家具,乍看时,几乎找不到一块未经雕饰的部位。有行家说,广作家具是“卖花”的!就是这个缘由啦。
马国权在《清代广式家具》一书中这样写道:“广东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往往有着共同的特征,纹饰喜作繁密,色彩每趋浓重,如端砚之与歙砚,潮州金木雕之与东阳木雕,广彩之与景德瓷,广绣之与苏绣,广式家具也大体类似,纹样较密,刻制不少高浮雕。”广东临海向洋,西风劲吹,眼界开阔,财力雄厚,故审美上也崇尚富丽堂皇。广作家具往往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这和它的用料有很大关系。广作用料之讲究,是其他家具不可比的。两广是中国贵重木材的主要产地,又有大量优质木材从南洋源源不断地运来,可谓得天独厚。当年李渔游历广东后说:“余游粤东,见市廛所列之器,半属花梨、紫檀,制法之佳,可谓穷工极巧。”李渔见多识广,可广作还是把他震住了。

就在这些能工巧匠的手中,一把把既有中国古典意味又雕着西式卷草花纹的造型优美的扶手椅诞生了。
回首,花容月貌的妃子们正细细端详着洋雕填金边玻璃穿衣镜中的自己,时光若静止在那一刻,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西番莲也似是在好生慕羡的赞许,它的线条流畅而柔婉。
了解更多广作历史,请关注廾匠——传承.新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