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 语言的压缩
我是这样理解的:
- 文言文,全部由书面语构成,相当于压缩后的文件,体积小,但不易直接使用;
- 白话文,由一部分书面语和一部分口语组成,相当于解压后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但体积大,传输不方便。
用文言文来传承文化,是符合信息传输规律的。
我们上课记笔记,不是记老师说的每一个字,而是记要点。这就需要用文言文这样的工具把老师的话压缩一次。课后复习时,或者帮没来上课的同学补课的时候,我们需要再把笔记里记的要点解压成大白话。
成语、典故、咒语,是压缩程度最大的一类信息,是封装后可以直接调用的API。
我们龙彦文的汉彦混合法,有一大好处。它也是没有经过压缩的白话文,和一般的白话文不一样的是,其书面语用汉字表示,口语用龙彦字母拼写。需要压缩成文言文时,直接把表示口语的龙彦字符去掉,只保留汉字部分即可,一目了然。换句话说,使用龙彦文的优点是压缩速度快。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