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治疗:身体的旅行,带你打开生命的“三重门”丨至说系列
身体很聪明,它一言不发,却把生命力一字一句蛰伏于你每块肌肉、每一个表情的背后。常常看到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就可以确定这是什么样的人;看到一个人的舞动,你可以读懂Ta生命里的传记。

就像江湖武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夫秘籍,有人擅长镜头语言,有人用文字打败时间,有人是以花、以茶为媒探索世界的真理,而我发现的武器是:身体的旅行——舞动治疗。
当放下头脑的构想与逻辑,让身体的直觉成为火车头,身体就像是一列可以旅行的火车,你只要跟随它的方向、节奏、律动,就可以享受一场只有你一个人的、充满惊喜的旅程。在这个旅程里,只要你走对方向、贯穿到底,你便会像所有童话故事里的奇遇记一样,遇见不凡的景致,在这里,作为舞动治疗师,我会把这些景致的层次概括成——“三重门”。

舞动的“第一重门”——见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舞蹈,生活是我们的脚本,人际关系是我们的动作,情绪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每天都在跳,有时迷失在旋律中,有时跌倒在动作里,有时脚本被篡改。
电影《芳华》中,何小萍因经历战争的创伤,住进了精神病院。文工团最后一次汇报演出,她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熟悉的舞台和队友,根植在她身体里熟悉的动作记忆被唤醒。她独自一人离开剧院来到操场上,迎风舞蹈的场景,让人动容、落泪。

导演的镜头语言是:她的记忆被启动了。何小萍精神虽然崩溃,但她的身体记忆一直被完好的保存着。那一刻,身体的动作一个个地被拾起,完整的动作序列随着记忆流淌了出来。整合的动作让她的感受、情感流动起来,使她冰冻已久的心逐渐得到消融。
她痊愈了。她的幸运来自她的舞动,来自她丰富的身体语言,和与情感紧密相连的身体经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这种神奇的自愈能力。当我们开始跟随自己的身体舞动时,我们也会找到埋藏在身体里的“芳华”。“时间治愈一切”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谎言,一切所有的信息、创伤、情绪能量都会储存在我们的身体里。除非某个开关被启动,自愈才会开始。
有一个从来不曾流泪的舞动学员。他坚强了几十年,只留鼻涕不掉泪。只要那个悲伤的开关想要启动,他的另一个“不允许自己流泪”的指令就来了。几十年无法流泪,只能靠人工眼泪滋润眼睛。失去了悲伤的能力、流泪的权利,就像是无法说话的哑巴。

庆幸的是,他遇见了舞动。在一次母婴关系探索里,他看到了一份痛苦的回忆,4岁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和弟弟,早出晚归,非常疲惫。母亲要出去工作,他抱着妈妈的腿哭,不让她离开,母亲在烦躁中踢开了他,叫他不许再哭,不要像女孩子一样脆弱!.......之后几十年,他的悲伤便卡在这里不能再往上移动。
这份回忆被开启,他哭了三天,无法停止。悲伤犹如翻江倒海、倾泄而出。之后一年,他都时常哭泣。但是他的生活却开始好转,身边的人觉得他更真实、柔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了更多的空间。
舞动的“第一重门”,一定是和自己的遇见。当我们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遇见未知的自己,就像走遍千山万水,发现——“原来,你在这里”。
第二重门——见天地:走出自己,原来世界这么大
带着未知自己,你来当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自我的躯壳里破茧而出,你学会了与世界建立关系,唯有如此,你的自我才能真正完整。这个画面有点像,孤胆少年走出山洞,看到一片旷野,他大喊一声——“啊.......我来啦”,山谷里响起一阵巨大的回音。

在没有走出自我以前,你可能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全世界,你的观点就是世界的观点,你的感受就是全世界的感受——这是婴儿的状态;婴儿其实是没有空间感的,而事实上很多成年人都是活在这个状态里的巨婴。有一些刚开始舞动的学员,就没有“空间感”,会缩在一个角落,或者固定的立在一个地方,无法移动。从一个人对空间的运用,可以看出它内在的格局,以及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天地即是空间。舞动区别于瑜伽、气功,或者其他定向的训练,它有一个很大的功能便是,要人走出固有的舒适区,从A点到B点到C点,在6项维度里去和整个空间互动。有一些人舞动时,会一直在地上,或者整个动作往下坠,非常沉重,好像身上捆绑着枷锁。大部分中国女性,动作是向上的,手臂挥舞、抓取,向外扩散,双腿却一动不动。还有一类人是,一直往前冲,身体呈向前倾,不给自己留退路,也没有要旋转和收缩的意图。在舞动里,所有的身体模式,都在呈现我们的意识、生活的模式,一旦打破原有的身体模式,意识的模式跟着转换,生活的场景也会发生变化。

一位舞动学员,在开始舞动之前,是个宅女,几乎不怎么出门,出门也全靠导航,她说自己是标准路痴。我观察她的舞动动作,发现只有直线,并且只有二维,路径就是前进和向右。在经过长时间的空间训练之后,她慢慢有意识开拓着身体的各项维度,在舞动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动作和空间的运用。更神奇的是,她竟然出门开始记路了,并且爱上了旅行。
而那个走出山洞的少年,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他可能会看到很多极致的风景,会在森林里迷路,失去方向感,但是最终,他学会了通过辨识溪水的流向、树皮的干湿、星星的方向来分辨方向。于是,方知天外有天,任遨游。

当你打开舞动的“第二重门”时,意味着你有了对空间的看见,你看到天与地的距离,能与你所在的房间、行走的马路,乃至能与群山、天空、大地的舞动,你和天地万物有了链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以天为魂魄,以山川河流为血脉。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由近及远、从下至上、从小到大的过程。
第三重门——见众生:我和你并无不同
《一代宗师》里宫二对叶问说,“我这一辈子见过自己、也算见到了天地,而你却见到了众生”。
宫二没有见到的“众生”,扮演者章子怡却算是见到了。退去浮华,她成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每天在微博发布关于女儿的日常,乐此不疲。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当了妈妈之后,章子怡把演艺上的责任感渗透到自己的公民责任感上;同样的转变,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两个个女儿的母亲——王菲。成为母亲,可以让很多女人有“见众生”的体悟,因为母性意味着成为大地、掏空自己、滋养他人。

而舞动治疗之所以可以在练习中遇见第三重门,是因为这是一个在关系中修炼的法门。舞动里有很多环节,是在多人互动里完成的;你需要与不同的人相遇,和不同人的频道对接、共振,创造出多彩的频道。
这时,你的习性和模式变会呈现,你喜欢的、被你吸引的人,以及你排斥的、排斥你的人,一定是你生活里场景的再现。平时,可能会绕过去,而在舞动的当下,你可能被迫和这个人共舞,你可能会被激起某些不悦的情绪,二人始终无法和谐——直到你打破自己,纵身一跃。
舞动学员中,有一位“仙女”,每次舞动都是非常美、非常仙的。她长期呈现出一个“完美女人”的形象,但是生活中人缘却非常差,没有人真正的喜欢她,甚至,没有男性敢于追求她。我观察她的舞动,很多修饰性的动作,却没有真正的流动,在和他人共舞时,她完全在自己的频道里,他人只能感叹她的美,却无法融入。

所以她所有的关系也卡在这里。而对于她而言,跳出自己的频道,走进他人的旋律,意味着打破自己、落地、融入世间,这需要“跳崖”的勇气,更需要一个更博大的心。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他人的命运与痛苦,更多人的背负与创伤,以及整个人类的沉重命运;唯有这样的穿越,我们才有了同理心,才能看到、遇见真心。
从见天地到见众生,是上往下走、由大化小的过程,是越来越卑微,低到泥土里。这时,我们会看到,自己不过是宏大宇宙、芸芸众生里的一滴水、一粒沙。如圣经所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你可能会问,前面讲的那位“仙女”的后来如何呢,她改变了吗?恋爱了吗?结婚了吗?.......其实,她不是别人,她就在我们身边,也可能是我们很多女性内心的一部分。她的命运,等待你去创造。如果你有幸,遇见了舞动治疗,请和我一起——纵身一跃吧!

导师介绍

魏夏(小至)
实修十年、内观四年、行游十国
婚恋咨询师
舞动治疗师
印度传统瑜伽传承者
接受过心理学、舞动治疗、NLP神经语言程式学、TA人际沟通分析学、萨提亚家庭治疗、动力成长小组(3次)、古典瑜伽等课程系统培训,在这条路上已经学习成长了10年。她擅长整合东西方修行体系,有丰富的团队辅导培训经验,能熟练运用多样技术,带领团队成员快速打开防御、并得到能量提升与创伤疗愈。
同时,她也是真正的实修者。多年来,通过多次参加艺术治疗、舞动治疗、十日内观(3次)、闭黑关、瑜伽修行(6年)等,以及常年深入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多国游学行走,不断深入的探索自我,疗愈灵魂深处的创伤。她尊重生命并分享爱,此生只愿无惧的活,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