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关于书的书是值得一看的
查看话题 >桃子读书角 | 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要好好读书啊

三月读书总结
整月都是非常忙碌的状态,所以选的书多数为轻松的,或者不具有连贯性内容的。
一个个小单元,碎片时间来读读就非常适合了。
绘本、小说、非虚构类的书互相穿插着看也可以防止阅读疲劳。而且因为风格完全不一样,所以不太会出现同时看几本书,内容混淆的情况。
先分享一句三月读到最喜欢的话:
新买来的书,不一定就看,让它在书架上搁几天,然后,在一个兴致最好的时候,翻开来看了。 这正如我们对于一个朋友,必须到交情相当深密以后,才愿意和他娓娓谈心一样。”——施蛰存《关于图书馆》
最后,虽然已经拍了读书分享视频,但依旧想做这个“读书角”的图文单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想在书单之外,可以多聊一聊我看书时延伸想到的东西。想法、相关的书和剧等等。豆瓣都可以link过去非常方便。比视频更为直观。Anyway,hope you like it:)
1、《新100个基本》四星
在“认真好好做事”的同时,流露些可爱的独一无二之处,我们将其称为魅力。

第一次认真读松浦弥太郎的书,get到了一些可爱的观点的。
全书分为两部分:100个工作基本,100个生活基本。
我没有把这所有200个基本都摘抄下来。因为都抄就等于都没抄,没什么意义。只挑了很喜欢的一些观点。
虽然还是有些鸡汤的风格,但是日式鸡汤总有种温柔的感觉,让人可以主动自愿的喝下去。
2、《巴黎蓝带学厨记》四星
下厨好比恋爱,若不能随心所欲,不如作罢。

和之前红过得一些美食,蓝带学院题材的作品其实内容差不多。这本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但我还是很吃美食治愈系这一套。。。
作者本来是一位美国记者,因为太热爱烹饪,放弃了美国的工作生活,去巴黎蓝带学院学习。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是由她学习期间的日记集结改编而成的。也是常见的故事+食谱的形式。
这本让我立刻想到的一个作品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美味关系》,电影版叫做《朱莉与朱莉娅 》
这里想跟大家推荐另外两个纪录片。
这系列还有更多,大家可以去挖掘。主角Rachel是来自英国的美食评论家、厨师。为了完成梦想,去法国蓝带学校学习。《小小巴黎厨房》就是在她法国家里的小厨房拍摄的。厨房虽小,但用具齐全,非常可爱。她把那个家做成了一个小餐厅,接受预定,制作她改编的新派法式菜肴。
后面的几部基本都是她回到英国之后,去世界各地旅游,然后把各国的特色菜肴进行Rachel派改编。厨房大了很多,但Rachel还是那个bubbly到不行的可爱开朗英国姑娘。
她还有个cook book。内容是她手绘的美食还有一些照片拼贴。特别简单好看。

3、《散步去》四星
散步中,不同的人们交会了,不同的人生也在交错着。

谷口治郎的画风一直非常喜欢。画风景尤其细腻,丰富的细节,可以盯着研究好久。
之前书单里推荐过他画的《卢浮宫的守护者》。还有红到不行的《孤独的美食家》系列也是他画的。
这本书是一个个很短的小故事组成的。其实都没有什么情节,但是莫名的让人平静。
春天或者盛夏,一个人在房间读这本书,会有很好的疗愈效果。
内容主要讲的是男主人公和妻子搬到了一个镇子,然后他就经常独自一人到周围散步,观察到很多有趣的人和细节。
看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独处的平静和魅力。“原来一个人也可以这么有趣。”会有这样的想法蹦出来。
4、《人人都有妄想症》五星
每当我照镜子,都会担心身后有人。它的形状和我一样,并随着我动,所以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但它确实就在我身后。

这是一本可爱的绘本。超级fast read。

主要内容就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了人们日常的一些小可怕的脑洞和内心深处的恐惧。
用有点幽默的方式表现恐惧,我觉得是很好的。让人更容易去直面恐惧。
看完你还会发现,有些你以为只有你自己有的恐惧和有点阴暗的想法,其他人也有。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同盟,这样感觉会好一点吧。
5、《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四星
常常这样的愿望:干下一件什么很大的坏事,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本是好友Ivy推荐给我的。当时她读的时候,就拍了很多有趣的片段给我,勾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年轻时候就贫病缠身,很早就去世了。
虽然短诗里的有些句子是可爱的,但是整本诗集还是弥漫着满满的丧的氛围。在苦日子中挣扎,看不到希望,只能偶尔拿自己打趣。
抄写了很多喜欢的句子。觉得作为读诗的入门还蛮适合的。
6、《罗杰疑案》四星
这里有谋杀,有侦查过程,而且嫌疑依次落在每个人头上。

加婆的书之前试过很多次,都没办法读下去。这次算是完整读完了一本。不能算被圈粉,但觉得确实厉害。
这本是几个喜欢她的朋友同时推荐的,说结局很棒,出乎意料。
其实不得不承认读到后三分之一的时候,我的思想又开始溜号了,好多细节有点混淆。于是我猜了个大胆的结局,真的被我猜中了。。。(此处不剧透)。读到结尾时候,我也分不清,我是被这个结局本身惊艳到,还是被我猜中结局这件事惊到。
不过我想我猜对还是有原因的。因为东野圭吾的《恶意》结局也是类似的设定。当然肯定加婆要早很多。b站有个同学的评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这种结局的设定,加婆创了先河,所以真的是特别厉害的!但是因为后续有很多作品走这个路子,如果先看过其他作品再看《罗杰疑案》,惊艳度就会减少很多。但这部作品依然是经典。
7、《知觉之门》三星
清除一切迷障,知觉之门将开,万物显出本相:如其所是,绵延无止。

其实。。。没怎么看懂这本,也有点没看进去。所以不敢妄加评论。
所以打三星完全因为我自己的体验。可能只是因为我相关的知识太少了。并不是说这本书是不好的。
这本书最初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师大力推荐,于是赶快去买了。但读完和自己预期有点不一样,可能因为我是奔着猎奇去看的吧。。。但书里更多的是服用drugs之后对艺术的一些看法。
可能有点像醉汉说一件事,虽然脑洞会比较大,但是逻辑会多少有点混乱。
总之,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了解信息之后,去读读看。
还是照例推荐一下我和朋友的手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