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童年
在这本书中提到,印刷书籍的时代是童年产生的时代,因为有了知识,就在成年人和儿童之间产生了鸿沟,成年人有了知识的特权;而在中世纪,宗教等的特权阶级垄断了知识的渠道,那个时候成年人和儿童的行为相像,并没有产生童年的概念。
而在现在,电子媒介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成年人和儿童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一样,许多成年人的禁区儿童得以了解,甚至在他们说出一个词语时,让我们措手不及。
电视上,手机上,儿童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简捷,这很难让人不担心,童年这个词,还能存在多久。
许多人怀念童年,怀念它的单纯,无忧无虑,而现在看来,童年是否还能保持一片净土值得存疑。
首先,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分对象的流向各类人群,而儿童也在其中,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而言,他们很难分出好坏。
其次,全民娱乐的现象,既然成年人也变得越来越懒于思考,只寻好笑,不再进行深度思考,成年人的举动儿童化,儿童的举止成年化。
可能一个文化现象的存在和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的滚滚长河,也不会因为惋惜停止,但以后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群似乎已长大的孩子呢?
童年是否还是人类最后的一片净土呢?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