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波尔多一级名庄副牌酒

拉菲古堡的副牌酒小拉菲即拉菲珍宝葡萄酒(Carruades de Lafite),它的法文名“Carruades”来自于与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的卡许阿德(Carruades)台地,这几个田块与拉菲古堡所踞的小山丘接壤,于1845年被拉菲古堡(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购入,拉菲珍宝葡萄酒就是用这块地出产的优秀葡萄酿造而成。
最早生产的小拉菲被命名为“Carruades de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而从19世纪50年代至今的100多年中,酒款曾数次更名。在20世纪60年代,酒庄将其更名为“Moulin de Carruades”(慕琳珍宝),而随后在80年代又将其改回“Carruades de Lafite”(拉菲珍宝)。据官方消息,1986年份以前的不同年份的小拉菲葡萄酒或许会用“Moulin de Carruades”,也可能使用“Carruades de Lafite”命名,而1986年份之后,所有年份的小拉菲都统一命名为“Carruades de Lafite”。
副牌拉菲珍宝红葡萄酒(Carruades de Lafite)品质芳醇甜美,相比于正牌拉菲古堡红葡萄酒(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其梅洛(Merlot)的酿造比例较高,单宁相对较轻,更早适于饮用。
拉菲珍宝红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品种为:50-70%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0-50%梅洛(Merlot)、0-5%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0-5%小维多(Petit Verdot)。拉菲珍宝的橡木桶陈酿时长在18-20个月左右,平均年产量2万箱。

拉图副牌葡萄酒(Les Forts de Latour)又称为小拉图、拉图堡垒,酿制拉图副牌酒的酿酒葡萄主要来自巴特利园(Petit Batailley),葡萄园与碧尙女爵酒庄(Pichon-Lalande)的葡萄园相近。近年来,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又在波雅克购买了一些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葡萄部分用来酿制拉图副牌干红葡萄酒,另一部分则用来酿制三牌酒拉图波亚克(Pauillac de Chateau Latour)。与拉图正牌(Chateau Latour)相比,拉图副牌的梅洛(Merlot)比例较大,通常占到25%至30%,平均年产量1万箱左右,世界权威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认为小拉图是五大名庄中最好的副牌酒,可以位列四级名庄。
在波尔多五大名庄的副牌酒战队当中,拉图堡垒或许可以站在最顶峰的位置。无论是从葡萄园管理到酒窖,拉图堡垒都享受着和正牌酒同样的待遇。1963年,拉图城堡扩大了葡萄园的面积,新地块正是酿造拉图副牌酒的主要来源。拉图堡垒红葡萄酒(Les Forts de Latour)的酿酒葡萄品种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与正牌酒相比,由于梅洛酿造比例更高,因此口中有更加优雅、柔美和香醇的感觉。在波尔多的好年份中,拉图堡垒表现不俗:权威葡萄酒杂志《葡萄酒爱好者》(Wine Enthusiast,简称WE)给2009、2010年份的拉图堡垒分别打出的95和94分的高分。

木桐酒庄副牌葡萄酒(Le Petit de Mouton Rothschild)又称为“小木桐”,除了葡萄产自较年轻的葡萄树外,小木桐在采收、酿造到装瓶等工艺与正牌酒相差无几。1993年,木桐酒庄正式发售第一款罗斯柴尔德木桐副牌酒(Le Second Vin de Mouton Rothschild),一年后才把副牌酒的名字改为小木桐(Le Petit de Mouton Rothschild),“Petit Mouton”是菲利普男爵的住所名称,用小木桐命名就是为了纪念这栋建筑物。
木桐副牌葡萄酒一般是由近70%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30%的梅洛(Merlot)混酿而成,年产量4000 箱。木桐正牌(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每年都会邀请艺术家设计酒标,而小木桐酒标上的图画每年都是一致的,由知名艺术家让•卡路(Jean Carlu)设计而成。
木桐酒庄副牌葡萄酒散发着丰富复杂的香气,带有红色水果、香草和可可的气息,口感圆润优雅,余韵绵长。2016年份的这款酒获得了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出的92-94分评分,而另外一位世界权威酒评家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也给予它95-96分的高分评价。

侯伯王副牌葡萄酒(Le Clarence de Haut-Brion)又称为“小侯伯王、小奥比昂”,2007年以前,侯伯王副牌的法文名称为“Bahans Haut-Brion(百安侯伯王)”,随后更名为“Le Clarence de Haut-Brion(小侯伯王)”,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又名“奥比昂”、“红颜容”,2010年该酒庄才宣布正式启用官方中文名称——侯伯王。
侯伯王副牌(Le Clarence de Haut-Brion)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酿制,其品质优异,可谓侯伯王酒庄正牌干红葡萄酒(Chateau Haut-Brion)的缩影,人们可以从中找到侯伯王正牌酒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色,是了解侯伯王正牌酒的最佳选择。小侯伯王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均产自格拉夫产区(Graves),为46%的梅洛(Merlot)、39%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13%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2%的味儿多(Petit Verdot),梅洛占主导地位,酒液在橡木桶中陈年18至22个月,其中25%为全新橡木桶,年均产量为5000至7000箱。
侯伯王副牌葡萄酒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内敛的香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杯中层层的香气又会逐一展现出来。2015年的这款酒获得了世界权威酒评家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93-94分的高分评价,世界著名葡萄酒杂志《葡萄酒爱好者》也给予它94分的好评。

玛歌庄园(Chateau Margaux)是位于波尔多左岸玛歌村(Margaux)的著名酒庄,在1855年波尔多酒庄分级中,玛歌酒庄位列五大一级名庄之一,是玛歌产区中最灿烂的一颗明珠。玛歌酒庄以红葡萄酒为主,有少量白葡萄酒。正牌酒为玛歌酒庄,副牌酒为"红楼"PavillonRouge,也就是人们称之为玛歌红亭的葡萄酒。
副牌酒主要由树龄为10年,有时为15年或者更长的年轻葡萄树的果实酿造而成。使用与正牌酒相同的酿造法,但却比正牌酒早3或4个月装瓶,发展成熟也更早些。副牌酒中的精品,酒体丰富饱满、果香浓郁,适合较年轻时饮用,但是在好年份具有极佳的陈年能力。副牌酒分为玛歌红亭和玛歌白亭,前者是红葡萄酒,后者是白葡萄酒。
玛歌红亭干红葡萄酒(PavillonRouge)是波尔多最早的名庄副牌酒,其历史已超过一百年,是副牌酒中的精品,适合心平气和地品尝和体现的酒,有人形容它像优美婉转的绝妙女唱或余音绕梁的音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