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职在家,娃却还说“妈妈,我想让您陪陪我”?

一
安妮是我邻家的孩子。她还不到两岁时,被送到了大姨家,因为父母南下打工。
而这一去就是四五年,再回来时带着已经两三岁的弟弟,她被重新接回自己家。可是,直到现在她上了大学,和妈妈都始终隔着一层。 每逢周末假期,她都很少回来,而是去姨妈家。别人称呼妈妈的姐妹都是喊“姨”,只有她喊“姨妈”,且重音是“妈”。
邻居每次情绪复杂地说起后,总是告诫我,有孩子了一定要让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我身边类似这样的情况实在也不止这一个。于是,在有孩子后,我做了全职妈妈。
二
我现在的日常如下:
每天早上6:00起床,先收拾一下昨晚的满屋狼籍,然后做饭,叫孩子叫老公,陪穿衣服、洗漱,终于吃过饭送走,回来已经过8点半。洗刷。拖地。收拾。最后才认真洗洗脸。喝着水翻下手机,转眼10点半,去接孩。
中午我做饭时他要叫“妈妈,陪陪我”。饭后洗刷时,他又要叫“妈妈,陪陪我”。有时候就陪他玩,摔跤,打仗,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感觉精力不济,少躺一会儿,待送走再回来,已超过2点半。有时是去厨房洗刷有时是浇灌一下绿植,有时可能就在不知弄了点啥中,一个小时过去了,3:40,开始准备去接他。
到家消停下,换衣服去跆拳道馆。我赶紧再回来做晚饭。从道馆接回来,有时孩子先做两三项作业,有时并不做,玩拼装什么的,等爸爸回来一起吃过饭就7:40左右。
我洗刷打扫过来,孩子才拿出作业开始做,做得又慢。有时候9:00还做不完,他早已困得要掉头了;有时候做完早一些,就叫着让讲故事。而我想让老公陪陪他。老公很累,推推迟迟。在我不情不愿地讲故事中,孩子终于睡着了。
三
全职妈妈原来是这样一种没有下班时间的职业。
可是我也想要做点自己的事,也想有下班喘息一下的时候。于是,这看不见却占满了时间的家务琐事,就让我心烦暴躁。孩子每每的纠缠拖延,也惹得我易怒火起。如果他作业不会或考试不好,甚至受到了老师的点名批评,更愈发让我情绪焦虑。
结果就是,在对孩子的态度和讲话的语气包括说的话里,我往往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不满,为什么不是别人家小孩的抱怨,怎么就这么不争气的指责。
孩子一开始是低头含羞,后来是充耳未闻,再后来是直接不耐烦地用手堵着耳朵叫:“我不想听!”

直到一次我生气发火后,他坐在地上大哭,一边哭一边大声喊道:
“妈妈,您都不爱我!我都感觉不到你爱我!我只想让您陪着我,可是您总是有事!我不想让您做饭不想让您刷锅!妈妈!我不要您收拾东西!我不喜欢您看书,看手机!妈妈!我看电视的时候想让您也坐在我身边!
我拼拼装的时候多想让您问我一声要不要帮忙!妈妈!我想让您陪我打架陪我摔跤!我想出去踢足球,您却只想散步!我想玩游戏可您什么都不会!您只会让我看书让我写作业!
妈妈,您根本都不懂我,您不知道小孩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这一通哭喊深深刺痛了我!
四
小王子说,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人们常常忘记了。我也忘记了。
在陪同孩子摸滚打爬的这几年里,我的耐性和初衷尽失,原来,不是所有的妈妈都会做妈妈,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天生会带娃。
当我做饭让他在那独自看电视的时候,当我洗刷任他在那一人拼拼装的时候,我没有想过他是否想要这样的“自由”!
当他索要陪伴我却嫌他粘人的时候,当他希望被体贴安慰而我无情批评的时候,当我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忽略了他的情绪的时候,我没有考虑他是否会感觉恐惧羞耻!
此时,反思自己的臆想言行,深为汗颜。
我以为我在家就是陪伴,然而,不是的。我以为我在他身边就是陪伴,当然,也不是。他说:“妈妈,您要看着我。妈妈,我想要您和我一起,什么都不要做。妈妈,您要用您的心!”
在一起。最简单最可贵的三个字。在一起。没有手机。没有琐事。只是在一起。哪怕只是坐在窗边看风景。或者一起去河边捉蝴蝶。像风一样追逐奔跑。抢着吃最后一粒葡萄。
而用心,这是我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时挂在就在口边的一个词,以至于我可能真的只是把它放在了口头,成了一种习惯和敷衍! 而孩子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用心。我常常无视掉孩子的心,却不知,他的心其实是最敏感的,他的感受也是最真实的。
“用心在一起”,烦恼磕绊好几年,如今才明白这是孩子最想要的陪伴。
五
生活中,像我这样不懂用心陪孩子的人,何其多!
对面小区发生过一件极悲惨的事。妈妈在看手机,孩子从16楼的窗口掉下去了。保安从监控里看到有东西坠落,连忙去看,是个孩子,惨不忍睹。到家门口去敲门,妈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即便是哭天抢地,不论再如何悔不当初,生命一旦失去,就绝不会再重来。
那一段时间,对面小区和我们小区的大门外,一直有装各种窗框窗扇的人在。大人们知道用笼子一样的门窗来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又有多少人想过来陪伴孩子的心灵快乐!
有很多时候,我只把自己定位成了厨师、保姆、清洁工,而没有意识到用心陪伴的重要。我们选择做全职妈妈,初衷不就是能够好好的陪孩子吗?陪孩子,就得有参与,能互动,感同身受,言语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用心伴随。这个确实不容易。
演员孙俪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前,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戏,就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能够陪孩子。她说最幸福的事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的那段时光。
她说有一次,等等在等着她一起玩,然而她一直在忙,并且太多事情都需要手机来处理。等等就生气地说,妈妈,您不要再看手机了!等等的语气、表情都吓了她一跳,她意识到,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陪伴质量,连忙把手机收起来了。从那以后,即使是陪孩子阅读,孙俪也很少读电子书,或看动画片。她更喜欢用纸质书,和孩子一起掀翻书页的感觉,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
正是如此啊,其实不管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用心陪伴,感受到爱、美好和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六
这几天霍思燕上微博热搜了。不是因为她的美貌和新片,而是因为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想要的时候,给孩子有选择的自由;在能够陪伴的时候,和孩子多多相处。无怪乎嗯哼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样板小暖男。
作为全职妈妈,我们给孩子的陪伴更是多方面的。不只是吃喝玩乐,更重要的其实是一种带领,一种榜样和模范,无论是情绪,还是做人做事,这些都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有效实践。
和孩子在一起,如同照镜子。需认真观察孩子的映射,细心体贴孩子的情绪。多少时候,他需要的可能是帮助,是鼓励,是支持,是一个有爱的抱抱,而我们给他的却往往是抱怨、批评,甚至训斥、呵责。有多少时候,我们伤害着孩子,偏偏打着爱的名义!
不要再让孩子哭诉:“妈妈,我想让您陪陪我!”
用心和孩子在一起吧,陪伴不能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