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凌晨3点的蓝
蓝这个颜色容易被滥用,《什么什么的蓝》这样的标题常看到。其实是因为心情是蓝色的,于是眼睛加了滤镜,看什么都是蓝色的了。
可是有月光的凌晨3点是真的蓝,冷清,神秘,会有点薄薄的雾气,隔壁屋角的飞檐好像也在欣赏月色,白色马头墙发出幽幽的蓝光。隐约能分辨出远处的公路和更远处的山,好像在看白娘子传奇一样。
如果你也在 凌晨3点醒来,会发现很难入睡,这时候可不孤单,村里的公鸡会相约陪伴你,一一声声的想跟你搭话,为你解闷~你不搭理他们,肚子却在咕噜咕噜的应和。爬起来喝口水,感觉像喝冰镇过的饮料,一路穿肠而过!这下更加清醒了。
网上说凌晨3点醒来是肝不好,可我感觉我应该是饿醒的。
睡不着的人容易乱想,昨天做的噩梦,本来白天忘记了的,现在居然又记起细节了,难道是今晚要拍续集吗?
想起今天这悲催的一天发生的一件件倒霉事,好容易下班可以放松了,这是半夜加班的节奏吗?哦,也有可能是白天被气到了,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果然,气大伤肝啊!
这个月从清明假期后就几乎一直上班,中间还有一次出差,几次加班。事情顺利,这都无所谓了。可是,可是,从昨天开始,我好像开始倒霉了,先是订单错了,然后今天客户爽约飞了,接着人事通知提成标准变了,于是乎本来达标的我,一夜回的解放前了。
下午的哀声叹气几乎把我淹掉了,整个人陷入:调整心态---自我否定---心灰意冷---自我激励--收效甚微---再次调整的怪圈。最后直接放弃了,除非一个大单过来,否则救不了了。
有没有觉得什么顺其自然,什么知足常乐,全TM屁话。以前的书全读偏了,什么闲看庭前,什么吾日三省,什么修身养性。这些都是老爷子们写的文章,应该给60岁老爷子们看。
可惜有些年轻人整天把这些挂在嘴边,尤其是成绩好的,懂事的,家庭环境又不好的孩子,都会有这种心态:标榜自己清高脱俗,一边看到别人的幸福生活眼红,嘴里却酸溜溜的说别人物质没内涵,麻醉自己不稀罕,粗茶淡饭胜过山珍海味,街角花园胜过夏威夷海滩。即使有机会挣钱,也是怕担一点点风险,臆想出来的风险从来不去实际了解确认,而是自己无限放大,最后的结论当然是算了算了,出点苦力,坐坐办公室挣点安稳钱算了,够吃饭就行了。呵呵哒!那你吃饭的时候看到肉,两个眼睛不要放光行不?
想吃肉就说想吃,想买i7就说想要。别心里想着,眼里看着,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嘴里却说不喜欢不想要,这话也就骗骗自己能行吧!看过武林外传吗,有一集,邢捕头吃咸菜,闭上眼睛告诉自己:“这不是腌黄瓜,这是烤腊肠”
麻醉自己的后果是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必须等到麻醉劲过了,再来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正视自己的欲望,认可它,对物质的要求,对金钱的渴望,这些都不过份。我们活着的目的不就是能过上幸福生活吗?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东西都值得去追求。
君子也爱财,何况你我凡人。
80后的我们从小接触的观点是谨慎点,保险点,低调点,吃亏是福,有活干才有饭吃。上课不要举手,等着老师点名又能答对才叫牛。女孩不要穿裙子,那么要好看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这样的精神食粮喂养大的乖孩子胆小,畏缩,保守。见到机会不会争取,女孩不懂化妆打扮。远没有90后的张扬,自信和洒脱。但是我们要冲破这个观点。那是爷爷奶奶的论调,她们的经验来自战争年代,那时候是要躲山里生活的,现在,你要进山隐居吗?如果不想,就要入世!学学人情达练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