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浪漫的日子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据说德国人在这一天做过一件事:邀请40位作家在限定时间内各自独立完成即兴命题作文,交稿后,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印刷、发行,一切在一天内完成。全部图书销售所得捐赠给一个救援组织,用于资助阿富汗的一所女子学校购买教科书。每位作者不领取稿酬,只取样书一本,以作纪念。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速度——世界图书日之创造性冒险》。96页的薄薄小册子,定价高达20欧元,但事关慈善,书本身又极具收藏价值,因此销售速度十分惊人。甚至图书尚在印刷厂之际,网上的竞拍已经开始了,价格一路攀升。 严谨到近乎呆板的德国人,这件事却做得好玩、温暖、浪漫,仔细想想,之所以浪漫,是因为整个过程关乎一个浪漫的名字——书。 瑞典作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中这样写道:最古老的书是写在竹简上。为了得到竹简,人们要把坚硬的竹子按着一定的长度截开,最短的二十厘米,最长的七十厘米,再把截开的竹筒劈成一厘米宽的竹简,外面那层绿色的薄皮要去掉,然后晒干,人们用笔和墨在光滑、质密的竹面上写字。用麻绳和丝绳把写好的竹简连上,卷起来,“书”就完成了。 读到这里,我脑子里浮想联翩:茂密苍翠的竹林,叮叮咚咚的伐竹声,清新淡雅的竹香混合着温婉古朴的墨香,舒展翻卷册页时的清脆撞击……翻开一册书,就是走进一座山林一片竹海,就是走进一段历史的深处一个智者的灵魂,这世上的赏心乐事,更复有超过这样一册在手的浪漫吗? 因为书是闲散的,是高贵的,是浪漫的,与书有牵连的人和事,便也都不同寻常起来,迫于贫穷无钱买酒间或偷几本书换几个酒钱的孔乙己,便有了借口强词夺理: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嗯,读书人,读书的事,凡事假着书的名目,总似乎多了几份不俗的情怀。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女人不肯花钱买书,大家都是知道的,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可惜现在的女人和男人读书的越来越少,也可惜现在可以看字的平台太多太杂,更可惜现在不是“从前慢”的时光,大家不再能体会这“一借一还”间的小撩拨小暧昧小激动。 忽然想起,我借过朋友一本书,《皇权与绅权》,至今未还,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勾勾画画,想着再给对方买一本吧,当当网上一直缺货。 我上初中的时候,暗恋过班里一个男生,暗恋了五年之久,却在一朝相见时发现一切都是幻像,我的恋情只在一秒钟就化作一江春水东流不再。到今天,我依然能回忆起那一天,我刚刚上大学,他来看我,穿着一件军绿色的衣服,我不记得我们聊过什么,只记住了一种感觉,应该激动的我波澜不惊,这一种失落形成一种悲凉牢牢攫住只有18岁的我,送走他之后,我一度陷入不可自拔的迷茫,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因为我连自己都欺骗了。 怎么就提到这一段未见天日的暗恋呢?因为一本书,暗恋人家嘛,自然热切的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无意中得知对方正在读《莫里哀悲剧六种》,马上去厂图书馆借了来读,那时我们厂有个很大的灯光球场,图书馆就在球场旁边的一排平房里,不大的房子,有个小窗口,我一般周末去,一次借一本,看完再借。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运气真好,娱乐少,诱惑少,能影响我的人竟然看的是莫里哀,自此,《鲁滨逊漂流记》《欧也妮·葛朗台》《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发不可收拾,一直读到大学,啃了很多大部头,很多艰涩枯燥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建筑物描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硬读下来的。大学毕业后也读书,但几乎没再碰过西方古典名著。
去年从黄山下来,在宏村住了两天,去先锋书店跑了一趟,300年古色古香的徽式大宅被改造成开阔的书店,我挑了几本在市面上不太常见的书,就特别想坐在书的深处喝一杯咖啡,又担心晚上失眠,但是,这样厚重的老建筑,这样天堂模样的书店,这样抬头即见青山的窗景,这样擦肩就会错过的一遇,不喝一杯咖啡,岂不辜负好生命?然后,那一晚,我听了一夜客栈不远池塘里的蛙鸣。 老Z看见我写这个题目,说,我跟你讲一件事。他说,我出门的时候吧,喜欢在车站或机场买本《三联生活周刊》,有一次咱家丫头从北京回来,我发现她随身的包里塞着本《三联》。是的,丫头前两年上学走时,大箱子里塞的满满当当的是各种吃食,方便面、豆腐干、榨菜等等之类,而这两年,塞的越来越多的是书。不好说人生的喜好有没有分别,也许不过都是打发这一场大游戏的小游戏,不过,读书这款游戏,总容易让人变得更可爱,更豁达,更从容吧。 特别喜欢杭州,每年一到春天,就想去杭州,找一家挨着西湖的客栈,坐在湖边看一会儿水里的鸳鸯,去知味观吃一口杭帮菜,进到一个村子里喝一口新茶,在街边某个有点意思的书店里淘一本有点意思的书,好像才算踏踏实实走过了一个春天。 今年3月22日,高晓松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了一家公益图书馆——晓书馆,从朋友圈里的照片中能看到图书馆内原木色书架高耸入屋顶,书山书海间书香静谧,而高大的落地窗外是如雪的樱花,唉,这杭州,是浪漫到无以复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