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缓杀青
现在事2018年4月21日星期六,北京时间9时52分。
昨天早上不想写日记,所以就没写。
昨天下午觉得有点累,到了晚上,没刷剧就睡了,今天早上也多睡了一会儿。
今天下雨了。
昨天看冉云飞的一篇文章,他说他看了市面上许多种编给儿童的诗集,觉得都不是很好。
这是个问题,我之前也想过,不过我懒得慌,就没多想。
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是《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这里有一些是不大合适的,但古人对儿童心理并不特别关注,让他们背就好了,就算现在不懂,先让他们背着。
其实这思路也可以,不一定要在为孩子选诗上发力,也可以在骗孩子背诗上发力。
其实《千家诗》的体例是可以学习的,它是分门别类的。哦,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千家诗》好像不是这样的。
在《楝亭十二种》里有一本《分门篹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这也是《千家诗》的一个版本,它在体例上不是七绝、七律、五绝、五律这样分的。
它的分法是春夏秋冬、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宫室、音乐、昆虫、人品,这种体例是可以借鉴的,选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在艺术上不那么精彩的作品也是可以的。
昨天看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看到这么一段:
而世之考古者,拾班范之一言,摘沈萧之数简,兼有竹素烂脱,豕虎传讹,易斗分作升分,更予琳为惠琳, 乃出校书之陋。本非作者之督,而皆文致小疵,目为大创,驰骋笔墨,夸曜凡庸,予所不能效也。
更有空疏措大,辄以褒贬自任,强作聪明,妄生痕痏,不卟年代,不揆时势,强人以所难行,责人以所难受,陈义甚髙,居心过刻,予尤不敢效也。
之前还看到一段,据说是张尔田的文字,我还没找到确切出处,是这样说的:
至于本无学问,写所谓考据文章时,依仗时下工具书之多,公家资料供应之便,东翻西凑,厚颜以考据自居,哗世取宠,并标点亦错误层出者,则并距章学诚所谓横通者亦远矣。
张尔田还写过这么一段话,是在《史微》里的,懒得打字,就截图好了

日常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