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到黄,Aloha改Logo杂论
本文首发公众号 『越界男孩』
一觉醒来,原本大红色的Aloha居然变成了大黄色,有种摩拜被OfO收购了的既视感。Logo也由原来的钻石改成了铁三角?具体背景不得而知,不过就颜色来说,大红与大黄这两种强烈刺激人眼球的颜色,似乎在宣誓着老子的感情就是这么热烈。

要说我最早接触的同性交友app应该是Jack’d了。犹记得当时第一部智能机是Sony Lt26,手机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安装了接客帝,无奈整个运行的体验非常差。卡顿不说,发的消息对方经常看不到也是一大bug。不过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有可能跟老外聊到,纯粹作为锻炼英语的软件去使用了。印象最深的是某次看到老黑的黑长直,反胃了好几天后,随之下载不用了。
第二个接触的APP是blued。实际的功能跟接客帝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安装起来不似接客帝那么繁琐,使用不用翻墙,所以上面真的是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你永远无法判断屏幕对面的那个人是不是个油腻的中年大叔。假照,约炮,充斥着整个APP。一言不合,开口就问“约吗?”的概率基本要占到70%。上多了你都会怀疑整个圈子是不是就是这样的风气。
接触的第三个APP也就是文章开头提起的Aloha。还记得当时是基友给我发了邀请码才注册成功。第一次接触这种翻牌子的操作,要互相匹配才能进一步聊天,不似前面那两个那么直接。这种操作也进一步帮助筛选了聊天对象。直到现在,Aloha在我心中的地位,逼格依旧是最高的。

而所有类似APP都有一个很迷的点,就是你跟一个人聊着聊着,最后都会聊到“要不加个微信吧?”似乎互加微信才能证明你俩是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本来就是社交软件,而且还是为少数群体提供的服务,不知为何最后还是会回归到常人所用的APP。不常上,是一个借口。微信基本人人都用,是另一个原因。通过微信能了解到彼此更多,这是另一个理由。我一度很不理解,微信有的功能这些APP都有,而且在这类APP上寻找共鸣点不是应该更容易得到反馈呢?后来慢慢理解如果是出于找对象的目的而非419的话,加微信确实是个不二选择。
第一,身份关系进一步。微信作为社交大头,你加的基本都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从此类APP到微信,似乎就默认了彼此的身份从陌生人上升到了朋友。第二,方便,不掉链子。微信运营到现在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了,不会出现重大的bug,不会出现你发个消息对方收不到的情况。第三,自我认同感弱,怕被人发现。很多gay怕被人看到用同志社交APP。频繁的打开该类APP的话,意味着被人家看见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
然而说再多也没用,因为现在所有的社交平台几乎都已经成为了骗子的根据地。所以,加微信需慎重啊,摊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