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阅读史十佳
查看话题 >我的个人阅读史十佳
1.《哈尔罗杰历险记》,第一本让我体验到阅读乐趣的书。我应该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的这本书。那个时候,除了课本我没有其他的书可以看。那是一年夏天去外婆家,姐姐给我看的。那是一本封面破旧,还缺了几页的书,我本是不想看的,可是又没有别的什么事可做,也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看起来。书中讲述的是家里是开马戏团的哈尔罗杰两兄弟受父亲的指派到刚果丛林去捕捉动物的故事。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历险故事,所以一开始的情节就非常吸引我,一拿起就舍不得放下。我就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倚着门框如痴如醉地看,别的表兄表妹叫我去玩我也不去了。三四百页的书,我就那样坐着一口气看完了,甚至于中间缺了几页都不会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最后他们的历险告一段落,坐船离开刚果,在上各种动物都钻出了笼子,整个船上人和动物一片欢乐祥和。这个时候我放下书,长舒一口气,才发现天都擦黑了,好像我和哈尔罗杰还有大块头的向导一起到刚过丛林历险了一番。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我还能记得书中的大猩猩和哈尔罗杰等人如何从敌对到友好后来还大猩猩还成了探险队的“得力助手”,还记得全身雪白的大蟒如何娇艳,会喷射毒液的眼镜蛇多么凶猛,臭鼬的屁多么令人难以言表。还有大块头向导的鲁莽可爱,哈尔罗杰的机智勇敢都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经历,在我心里埋下了爱看书的种子,那种畅快真是难以言表。
2.《汪曾祺散文集》,西南联大的师生趣事让我一度以西南联大为奋斗目标,后来知道西南联大仅存一时的时候还怅然若失。江南水乡在码头等待带雪花膏的女人们,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捞人的人,有一双小手给人接生的陈小手,各色人物都是如此生动有趣。最喜欢其中的《受戒》和《鹿女》两篇。
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高中情窦初开的年纪看的。那个时候已经经历过暗恋,读完这本书后竟觉得如遇知己。书中对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暗恋时心理活动的描写真是写到我心坎里去了。她拣他吸过的烟头,甚至去亲吻他握过的门把手,她如此疯狂,可是他却从来没意识到过她的存在。暗恋可不就是奋不顾身地投入了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自我骗局吗?
4.《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老先生的作品,对中国人人性剖析得很深刻也批判得很彻底。很多时候都让人读得脊背发凉,时不时生出一种被人看穿了阴暗面的羞耻感。
5.《理想国》被其中的逻辑思辨和辩论技巧折服。读起来有点儿难懂,但是读懂了就不由得赞服。
6《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微风中呐喊》,余华的一系列书,描写的大都是小人物的苦难。余华笔下的小人物给人一种苦而不悲,无比坚韧的特点,能给正处在困境中的读者带来继续活下去的力量。读余华的书的时候经常是一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笑着哭的状态,所以最好一个人躲起来看,不然容易让身边的人以为你犯神经病了。
7.《丰乳肥臀》《蛙》,莫言获诺奖的时候跟风读的。《丰乳肥臀》中的人物真是无比生猛,《蛙》是写计划生育时代的疯狂“战争”的,配合现在开放二胎政策下人们却不愿意生了的境况,令人唏嘘。
8.《平凡的世界》《人生》《白鹿原》三本描写黄土高原上的生活的书,读完以后我最大的感受竟然是特别想去陕西住住窑洞听听信天游,看看纯朴的汉子和娇俏的婆姨。
9.《百年孤独》一度因为无比长的人名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弃读。后来粗略看完一遍后做了一张人物图谱后又对照着图谱看了一遍,就清晰多了。百年家族,因果轮回,永远剔除不了的是血液里流淌的家族基因。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都是如此,都是一条从起点开始又以回到起点结束的首尾相连的线,如此循环往复,谁都跳脱不了。
10《多鼠斋杂谈》最近正在看的一本书,还没看完,但是开篇写坐车和吃大葱的文字就已经非常有趣了。很难想象老舍这样一个能把坐车和吃大葱如此平常的事写出趣味来的人会沉湖自决。大概幽默的人都把笑料送给了众人把悲苦留给了自己吧。
还有很多书也很棒,钱钟书的《围城》,矛盾的《子夜》,村上的《多绮作》,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等等。好书各有其好,烂书可能是我还没发现它的好。阅读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各种感受还是要自己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