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成了厄休拉·勒古恩的粉丝
我也成了厄休拉·勒古恩的粉丝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厄休拉·勒古恩是我近来喜欢上的一个美国女作家。去年我读完了她的《地海传奇》。我读书总是很匆匆,一目十行。不过,很多小说自然是有吸引我读下去的道理,我才会做到一口气读完。
她擅长写科幻、奇幻和青少年读物,与托尔金,刘易斯并称为奇幻小说三巨头。她的作品深受中国道家、以及父母关于心理学、人类学研究的影响,富含底蕴。她花了40年来参与翻译老子的《道德经》。据说《三体》作家刘慈欣、日本动漫界大师宫崎骏、《肖申克救赎》的编剧史蒂芬金等大牛都是她的忠实粉丝。自然,我成为了她的粉丝,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显然,她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人物。

《地海传奇》据说和《魔戒》一样引人入胜,有着一样的地位。于是我就慕名看了《魔戒》的同时,也看了《地海传奇》。这两部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架构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不同的语言、人群、风俗,甚至有魔法的存在,龙的存在,这里也有地理,有历史,有创造的语言,有诗歌,有传说,有人类社会有的各种各样元素的构建。做到宏大叙事的作者总是有本事创建一个完整的社会架构,去穷尽这个社会中的细枝末节,创造出吸引人的人物的同时,让我们能领略到一个新奇的世界。
《地海传奇》的故事,总让我想起上次看的好莱坞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中所谓的亡灵世界。《寻梦环游记》中展现了一个美妙的亡灵世界。这个亡灵世界很美好,有着散发着光芒的万寿菊,传说中的萌到不行的各种神兽,美轮美奂的亡灵城,可爱至极的骷髅们,亡灵节的亡人和生者的亲人们团聚一堂,以自有的方式互动,其乐融融。不过,《地海传奇》中也有一个亡灵世界,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隔着一堵墙,在墙的那一头,亡灵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无情感、无互动、到处都是灰暗阴森。而且这堵墙还出现了坍塌的危险,从而柔克岛的法师们都得想方设法修复这堵墙。老实说,那是个很神奇却灰暗的故事。

《地海传奇》和《哈利波特》也有着类似之处,就是都创造了一个魔法学校。在魔法学校里学生们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巫师。《地海传奇》中描述是一个柔克学院,在一座叫柔克的小岛上,而且这是一座神奇的岛屿,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去柔克岛的。而且在这个故事始终有一个神奇的“真名”,一旦掌握了对方的“真名”就能控制住对方。而这“真名”的获得也必须要有某种命名仪式,必须反映出这个人的真实本质的名字。
《地海传奇》中还有关于龙族的故事,还有关于人与龙同源的传说,也有龙化身为人在人之中的故事,比如《地海孤儿》就是讲述的龙族之女诞生在人类社会的故事。
今年我又借到了她的《黑暗左手》三部曲。从内容简介来看,我就很喜欢。我已经一口气读完了《失去一切的人》和《世界的词语是森林》。

作者写科幻故事,更多的是在反思人类社会。我想科幻并不是她想表达的核心,她更多地是在思考人类社会的规则,反思人性的凶恶和善良。或许她总在追求某种理想社会,一个乌托邦,但是她又很明白,那个乌托邦可能无法实现。人类社会总是存在各种的丑恶,但是也有各种进步和善良。
人类在殖民过程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终究会打仗,这是必然的。只要有殖民,就会有反抗。《世界的词语是森林》一书尽管是说了一个外星球殖民的故事,类似《阿凡达》,但是这个故事中的事情显然也是人类历史上所经历过的故事。
我不停地在看各种各样的故事,我最喜欢沉迷在幻想的世界中。我最最羡慕的人就是写幻想故事的人。比如厄休拉·勒古恩目前就成为了我的偶像。我想或许我也可以尝试写写。只是为了幻想而幻想,那是一种美妙的体验罢了。可是,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太现实了,总是生活在现实中,总是缺乏异想天开的本事。而我认为真正的美妙其实藏在幻想世界中。人类的所有进步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幻想在推动着,一点一点地将幻想变成了现实。尽管达到的途径或许是靠科技或者别的什么,但是幻想总归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源泉。
一个人能轻易地写科幻小说、奇幻小说甚至是儿童文学,我想厄休拉·勒古恩真的是我所崇拜的人。我觉得自己如果小时候能有一个作家梦,或许这才是对路的。我做过画家梦,也做记者梦,但是没有做过作家梦。然后,我后来想当儿童文学家,或者儿童绘本作家。——这些都是我的梦想。但是我又觉得自己离这个梦想太远。——事实上,我从未努力去实行。我觉得当我有空闲的时候,我不妨让自己想想,放飞想象,真正做实现一些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