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阅读史十佳
查看话题 >我喜欢的十本书
排名不分先后。没有之最啦,毕竟每个时期的感受不一样,现在的十佳不见得是明天的十佳。

应该是很多人阅读十佳里舍不下的一本书了。 从小到大反复读,百读不厌,随便挑个片段就能接着读......可是至今为止不敢评论。

也是从小到大反复读的。丧气的时候重看一遍,得意忘形的时候重看一遍,遗失初心的时候重看一遍,止步不前的时候重看一遍。简单明了,直指人心。
每回翻开都忍不住对号入座,现在的我,是玫瑰?还是狐狸?还是小王子?要么是蛇?
我们需要想象力,我们需要爱。

这本书若要归类到推理小说,实在称不上是佳作。名气也不如东野圭吾另外两本(《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更响。有一阵子一本接一本的看东野圭吾,我喜欢东野圭吾笔下的女性杀人犯,没啥,就是觉得酷,哈哈哈。但是看完就算了,纯粹图个乐。
可是这本,看完让我不寒而栗(说实话又有点共鸣)。人性的恶是深不见底的,你永远想不到那个看起来可怜的、无害的、受你恩惠的人背后的真实想法。杀人犯的自述:他厌恶自己,面对优秀、包容、思想崇高的朋友,除了妒忌,除了发疯,毁灭他,还能怎么样?
看完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又放不下这种感觉。说到底,离差劲的人远一点,他或许会羡慕你,但你若大发善心跑去和他做朋友,他就开始嫉妒你然后毁灭你。

一本让我叹为观止,边看边倒吸冷气的书。
其实我从来不看科幻小说的,但三体已经跨越的科幻的范畴。故事从文革时期的叶文洁身上铺展开来,她亲眼见到父亲遭批斗惨死,自己又经历一系列压迫,于是轻轻按下发射按钮,完成了与三体世界的通讯,导致四百年后人类文明的毁灭。完成这本书,需要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物理知识,毕竟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文明。大刘很厉害,但貌似语文是物理老师教的。当然如果你是理科生,一定会觉得更过瘾(可惜我不是)。
刘慈欣绝对是腹黑系,有反人类的倾向!看这本书的时候,某些时刻感受和看《恶意》的时候差不多:黑!太特么黑了!只是这本格局要大得多,不能相提并论的!不止人类,整个宇宙都很黑。但是黑得合情合理,大家都是为了生存。
看来我还是挺喜欢暗黑系的。话说一本正经的理科男笔下的女性都挺无趣的,无非是漂亮的女学霸、家世清白我见犹怜的白莲花或者圣母,反观“渣一些”的例如毛姆、徐志摩、渡边淳一写女性都还挺生动的。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锁......
印象最深的不是金锁,不是月亮,是七巧垂垂老矣,躺在床上,枯瘦的手将镯子一把撸到胳肢窝。看了心里一阵难受,她这一生究竟缘何至此? 麻木地接受所有方向扑来的恨,用三十年时间修炼成一座被下诅咒的孤岛。兄嫂恨,妯娌恨,儿女恨。起先她是个存着少女风仪的媳妇,尖酸刺耳的话像彻骨的寒风一样刀子去割每个人心尖,后来她是根颤颤巍巍根的柴火棒,早已不必蹬脚抬颚泼辣地骂,哪怕是病榻上一声虚弱的软语也像根剧毒的暗针让所有人如芒在背。
以为完了吗?没有,张爱玲最后写了 “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三十年前的悲剧结束了,可是那只是一个大的悲剧中的一小场,整个的人生是一出冗长而庞大的悲剧,将继续在岁月的河流中上演。女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从若干个三十年前排演到若干个三十年后。张爱玲的世界诞生在半个世纪前,可是百年千年后,我们推开最新文明的窗子,张爱玲的月亮仍将照耀着我们。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女主角先死了,再慢慢倒叙她的死因。
很压抑,但有一丝庆幸,我的父母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真正的灵魂上的自由。
自由的爱才是灵魂需要的爱,反省一下我自己,性格过于强势,总是把自己认为好的送给身边的人,忘了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本书没那么经典,但绝对算得上我书单里的十佳。因为会时时回想,并且提醒自己,不要囿于别人的期待,也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别人。活得别太累,想干啥就干啥吧!

月亮是天上的梦想,六便士是地上的现实。
我们弯腰捡起六便士,便顾不上仰望天上的月亮。
看月亮的人,才懒得管你地上有几便士。
不过书中让我莫名记住的一句话是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呢?“
—”因为聪明的男人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
所以“嫁不出去”,只能怪我又讨喜,又想和聪明男人结婚~

你会在书里找到一大把不喜欢的点,但却毫不影响你读完这本书的热情。 太久远了,好多细节记不清。书的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 从头到尾,任他怎么挣扎、怎么不服,也没有脱离”社会底层“的标签。
这就够了,生活本就是一个圆,有机会一定好好重读一遍!就是太特么长了!

想来想去,到底该从哪个角度评价这本书呢。思嘉的坚韧?还是她对艾希礼莫名的迷恋?艾希礼的妻子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想不起来了, 真的很喜欢她,闪闪发光的善人。
算了,讲不了太详细了,看过太久了,干脆从白瑞德的角度说一下吧。我只记得书的结尾,白瑞德说了一堆,类似”破镜不能重圆,我无法欺骗你,也无法欺骗自己,当做一切没发生。“(不是原话,大概这意思),最后”亲爱的,我一切都不管了。“
性转一下简直就是双子女的心声呐!陪着你折腾一大圈,我的包容和幽默被你当所应当了,最后只能:亲爱的,我一切都不管了!

会翻开这本书,是因为我爱上了长跑。从小到大体育都不及格的我,爱上了长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不肯服输,都说要做我们擅长的事,可我偏偏挑自己不擅长的做,还得做好了。于是我钻进各种难题里,不亦乐乎。
我喜欢独处,所以也喜欢村上春树。
这本应该算是村上晚年的自述,书中当然有很多激励人的话啦,但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这句:”三十岁,戒了烟,关了店,开始写书。“
嗯,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