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来177岁的日本老夫妻,用餐食、耕种和写绘,向我们描绘了一种理想却平凡的生活

如果你也对日本纪录片着迷,那么收藏list里一定少不了这部。由日本影后树木希林担任旁白的《人生フルーツ》(2017年上映)叙述的,是一对平凡而有趣的老夫妻晚年的自然生活。而早在2013年5月刊,我们就曾在专题《蔬食主义》中写下了津端夫妇的四季菜园故事…

風が吹けば 枯葉が落ちる。
枯葉が落ちれば、土が肥える。
土が肥えれば、果実が実る。
コツコツ、ゆっくり。
(译文:风吹枯叶落。枯叶生肥土。肥土丰果香。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2015年6月,修一先生因病去世。两年后,关于他们晚年平和生活的故事上映了,就一起来看看这部纪录片里更新了哪些津端夫妻的日常。

一个人想要好好生活
不能远离树木
身为建筑师的津端修一与太太英子,生活在日本爱知县春日井市高藏寺新村。每天清晨,英子推开房门,修一拉开窗户,二人一天忙碌的生活便拉开序幕。

1975年,修一先生在买下一块300坪的地皮时这样想着:“如何让夷为平地的地方再次恢复成山林?这是一个艰巨的问题。我把买下的地皮种植出一片小规模的杂树林,因此,我在种植绿植幼苗的同时,也是想做个实验,用行动告诉大家每个人都能为重建山林做出贡献。”

由于曾任日本住宅公团首席建筑师,1960年代修一便提出希望新的建案都该与自然共生,却并不为当时注重经济高速发展的政策采纳。直到1975年,他购买了高藏寺新村中300坪的土地,模仿自己最尊敬的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的家建造了一座房子,并且种了许多树木。他常说:“城市需要森林。一个人想要好好生活,不能远离树木。”

就这样,他们在一手打造的家中耕种、学习与生活,并亲耕亲烹,从缝纫到木工。随着时间,也渐渐让房屋隐匿到了一片树苗长成的 “小树林” 中。






这朝朝暮暮、日日夜夜
几十年来,他们尽可能地用天然的方式耕种:不施农药化肥,而是用园子里的落叶和蔬菜残渣自制堆肥;循环利用垃圾废料;花时间去培育更肥沃、健康的土壤,再慢慢等待土壤去孕育更丰美的果实。






立夏,到了做艾草饼的好时节,夫妻俩将做完的饼装盒打包,寄给东京的女儿和外孙女。草莓蛋糕更令人嘴馋。

秋天,菜园开始为冬天保存食物,他们收集落叶铺在土地上。此时,柿子和柚子最可口。

能做的事,自己动手
影片中还有一处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孙女想买娃娃屋,修一说塑料的不好,于是亲手制作了超大版的木质娃娃屋。

修一始终坚持: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他说慢慢做,不用急,总会做好的。做的过程中,也总会有启发和收获。

有点固执的修一,还拒绝金属餐具,只用木质勺子,一口吃下英子做的樱桃酸奶时,立马露出了迷之微笑。

虽然修一看似任性冷漠,实则比谁都珍惜朴实的情谊。他几乎每天都会手写 10 封信,再自己骑车去邮局寄出。写给谁呢?写给一些甚至没见过面的人。

这是建筑师出身的修一在2015年逝世前,为当地精神病院画的一整套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纸

在他的规划里,这间医院会有让病人自己动手做东西的手作坊,会种上四季不同的水果,当然,也会有散落栽种的杂树林。每一处设计,都是为了一件事:让那里的人们,获得生而为人的快乐与尊严,像 “人” 一样地生活。

考虑再三,剧组决定避开带有主观色彩的煽情,仅用屏幕文字来告诉观众这一事实。

因为能客观地描绘死亡,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部分,毕竟我们只有极短的一生。
认真而坚持地活着、去爱、去生活,也许还能拂照他人,便是生命的意义。

编后记
/
希望看完这部纪录片
你也能从中体味到
平和人生的果实
有任何领悟与感想,欢迎留言~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