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在平壤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作为一名业余跑者,当自我感觉成绩稍能上得了台面时,便会开始如大马哈鱼般精疲力竭往返于各地赛事,只为刷新田协官网上个人资料里PB两字母前的数字。为此忍受鬼知什么套路的抽签、忍受难订的车票机票,忍受价格两三翻的客房,忍受几近瘫痪的比赛日市内交通。随着一个加强排的党政长官的冗长讲话和发令枪响,迅速地淹没在数万人的蠕动中。摄影师的镜头?不存在的。无数自我感觉幽默感很足的跑友们戴着孙悟空头套拿着棒子或者戴着济公帽穿着破袈裟或者其他什么奇装异服在你前面找存在感,时不时还翻个筋斗,这种时候我只想给他们来一肘,让他们翻滚在文明跑友们随意挥洒的纸杯和香蕉皮里。
拜托,我需要的是纯粹的比赛,以及一点点的注视,和在朋友们面前能够吹上一年的谈资。

很多年以后,当我站在某场比赛的起跑线前时,准会想起2018年4月8日那个遥远的上午,我拖着因为天寒且没有热身而导致在14公里就开始刺痛的左膝、冒着心率过高的危险,第一次在半程以上的赛事中用1km跑的配速冲完最后400米,同时看台上八万人望着我发出巨大的轰鸣,两位金将军在体育场中央的巨幅画像上对着我微笑。
对的,这是一场八万人看着一千人的纯粹路跑,来自朝鲜半岛上的社会主义心脏,第29届平壤万景台奖国际马拉松赛。

大约是17年的春天,偶然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名14年的跑者发回的战地报告,那是平壤马拉松第一年开放境外业余选手报名,彼时心里不断呐喊:这也太酷了吧!!!等到18年的报名开启,作为全马扶不上墙的配速乱跳前段猛冲狗,我盯着全程4个半小时的关门时间和一段工作人员拉着铁门关上的视频,生怕旅途劳顿和后勤糟糕投射在自己身上发生意外,而让装了一上午的逼毁于一旦,于是果断选择了得心应手的半程。平壤的半程关门时间简直轻松写意,心里已经在憧憬着把挂着奖牌背景为看台的正照当作微信头像了。

入境等流程另述。我们下榻的西山酒店位于平壤运动村的各个专业体育场馆当中,应该是专用于体育赛事外籍运动员接待的酒店,一大早酒店的大堂就挤满了身穿压缩衣压缩裤跑鞋的各路外国狗。到酒店的餐厅用早餐便看到一群非洲黑哥们姐们围坐了一桌,这些在国内各地拿奖金拿到手软把国内各路高手按在地上摩擦的神仙竟然也有参加,我心中暗暗替友邦人民担心,主体思想精神力量可以抗衡DNA优势吗?

填鸭式地塞了一些碳水主食和高盐高糖的热菜以后,团队大巴载着我们到了作为比赛的起点和终点的金日成体育场,体育场正门对面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主体思想凯旋门。一大波本地群众乌压压地从公交站向体育场入口涌入,朝方领队很煽情地对我们说:“这些都是来给你们加油的人民群众啊”,大巴车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手们情绪产生了巨大波动,爆发出一阵欢呼。金日成体育场外大约600名外国狗被按要求列队站好,被分成“业余1”和“业余2”两个方阵,理论上应该是按照“全/半”和“10K/5K”分开列队,但自由散漫的外国狗到处流窜,各个团的领队和赛事安保人员吹着哨子四处奔跑寻人和维持队伍,涨红着脸仿佛90分钟下来的足球裁判。

哨子一声响,赛事组织人员示意外国狗方阵入场。从通道列队进入体育场内,外国狗们举着各自的相机手机gopro,一遍又一遍地环拍全场,以掩饰在八万人整齐鼓掌的威严下被吓得发软的双腿。我身边一位冰岛哥们直接就被这气势压迫到腰膝酸软瘫倒仆街,工作人员赶忙扑上去掐人中生怕发生外交纠纷。绕场半周以后,各方阵像奥运会开幕式一般排列在体育场中央,除了两个业余外国狗方阵和外国专业运动员方阵(那些黑哥们)外,还多了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本国运动员方阵,他们按照广播体操队形整齐站好,统一身着中学校服一般的运动服,脸色明显营养不良但却面露煞气。主持人用李春姬大妈的语调宣布开场,领导人入主席台,安保人员吹着哨子向外国狗们怒吼“NO PHOTO !!”。台上居中的领导人不是和蔼可亲的金大将,心中难免有小小失望。

冗长的开幕式结束以后,选手们到场边脱去外套和寄存相机,接着按照不同的里程重新绕跑道进入对应的起跑区。比赛使用的是大型赛事采用的分枪起跑,第一枪是“全/半程”,五分钟以后第二枪“10K/5K”。枪响,身穿马家军式运动服的本土少年们迅速疯狂碾压过外国狗们,向体育场外涌出。我拖在外国狗方阵的尾部,摆弄完手表又摆弄手机,还不断瞻前顾后问人:特么的起点计时芯片感应线在哪!!??

当日气温较低,在5摄氏度以下,虽然避免了流汗造成的热量损耗和电解质流失,但没有热身环节,关节和肌肉在严寒下经过冗长的开幕式后早已僵硬。短袖短裤出马的我为了扛过起跑一两公里内身体失温,在跑步T上贴了个暖宝宝,4公里以后就扔进了垃圾桶。起跑以后我稳定着预先设计的4分45秒配速稳步前行。两三公里以后,第二枪发令的跑短程的本土少年们就开始陆续追上了我,清一色未成年人,最高的孩子也没有高过我的视平线,他们的配速接近短跑,宛如一坨坨小钢炮。

平壤马拉松大概是我经历过的最最整洁的比赛,平壤的街道本身一尘不染另说,补给站竟然没有一个人把用完的水杯扔在地上。但,补给站除了水什么都没有,且因为气温低,基本上是处于结冰零界的水温状态。10公里的时候吞了一只自带的能量胶,为此不得不一口灌下一整杯水送服,瞬间以为自己在参加冰桶挑战。

街头围观的老老少少不少,每当有人经过他们面前,他们都会用力挥手致意,你会被他们所感染向他们挥手。你伸出手来,他们也十分乐意地和你击掌,击掌时有的小学生还会拉着你的手往后拽。这大概是整个朝鲜之行里见到的唯一一段人民群众带着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表情的时光。相较国内比赛里我伸手从人群前飞快跑过,围观群众几乎都如躲避瘟疫般本能后退,感觉自己像是自作多情的傻冒。到后半程终于发现回应挥手和击掌对跑步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负担,再有群众向我挥手,我都要装作身体痛苦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样子,以免辜负友邦群众的热情力量。

14公里开始,气温和热身的缺失带来的恶果终于涌现,左膝半月板开始刺痛,配速跌到5分30秒直至完赛。夺命冲线以后,我对着体育场中央两位领袖的画像默默感谢保佑完赛。此次比赛线路是单线折返,过了折返计时点以后原路返回,最终经过凯旋门回到金日成体育场内的跑道上完成最后的冲刺。最终我的手表和手机两个GPS都是在凯旋门处就计到了21.09公里,到最终场内冲线时GPS已经走到了21.7公里。按照经验由于跑者走位的问题,半程GPS比跑道路程多2~300米属于正常,而这次多了近700米,不知道是aims丈量的水份过高,还是这天我的走位飘忽得像吃鸡?
参加这个比赛,成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朝鲜旅游必须成团,且全程有安全人员跟随监视,不允许在有限的允许拍照的地方以外拍照。而跑马意味着几十公里的路上摆脱了监视,没有信号的手机君作为一台纯粹的随身相机的使命终于爆发。不断停下脚步拍那些原本不被允许拍摄的方位,有可能才是这个比赛最大的价值。

冲线以后的外国狗们被赶上看台上的专用休息区等待比赛结束,场中央是一场规格相当于国内足协杯的正式球赛,以让全场观众打发几个小时的时光,跑道上还不断有选手冲线。我上看台不久,雪花就飘落下来,心疼跑全程的朋友们三秒。组织者为每一个小项的第一名都设置的终点冲线的横带,除了专业组之外,业余组的四种里程再细分男女,再加上视障者和轮椅竞速者,皆大欢喜式的结局。一名外国狗入场绕圈冲线时带了一面朝鲜半岛旗,立刻引发了全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冲线后各路媒体第一时间长枪短炮围了上去。我心中暗骂自己:那面旗就是在酒店一楼的商店出售的啊自己怎么没能抖个机灵买一面!

最重头的全程专业组在我上看台后20分钟就迎来了冲线,本土选手击败了黑哥们占据了前三,成绩都进入2小时13分。第三名甚至是在最后100米用狂暴的速度生生硬吃了在他面前同样在冲刺的摩洛哥汉子。这样的成绩放在中国顶尖高手身上基本都是pb了,主体思想选手的实力真是深不可测!

在看台上顶着雪冻了两个半小时以后,终于等到了关门和颁奖仪式。不同于国内的比赛的关门只是计时器不再记录成绩和解除交通管制,平马是真的有一扇铁门——金日成体育场入场通道的铁门——会关上,没能挤进来的人只能放弃成绩了。颁奖仪式上,站上前三领奖台的朝鲜运动员一脸“上个台有啥用奖金还不是上交单位”的苦逼样,右边4到10名里的非洲汉子一脸“哥们本想挑个软柿子吸点金结果完全被你们套路了”的苦逼样,4到10名里的朝鲜运动员一脸“进不了前三连完赛牌都木有要去挖煤了怎么办怎么办”的苦逼样。仪式的BGM一遍遍重放类似于解放军进行曲的主旋律音调,直到当晚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这个节奏滚滚而来十分洗脑。

最终我的成绩排名业余半程第33名男子第25名,这是应该会是我这辈子参加的正式比赛的最高名次了。看着10K前三名的成绩,想着我如果明年再来报个10k的话,努力一把说不定就上领奖台了。但今年的报名时间恰逢金将军用核弹怒怼世界,导致报名的外国狗人数锐减只有去年的一半,看着将军近期又频频对世界释放好意,明年报名人数和高手数量暴增应该板上钉钉,罢了罢了。在看台上有日本媒体采访了我,在被问及对此次比赛的最大感受时,我表示此次比赛的业余选手总体水平不高,被朝方翻译怒目了以后,改口说朝鲜人民在沿途非常热情!


诚然,如果说在一场正式比赛中出现了例如短程折返面对面冲突、无补给、无里程标识、无分道标识、计时点少、无配速员、分道路障被风吹得乱跑等等等问题,那我可能不会觉得这一场比赛配得上国际田联IAAF铜标和国际马协AIMS赛道双认证。但是,如果这场比赛有着完全不同于国内商业化比赛的氛围、有着脱胎于社会主义举国体育的美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神力结界、最最重要的是有着八万人为你的起跑整齐鼓掌为你的冲线疯狂呐喊,那么上述的一切糟心,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这大概会是一名油腻中年男子在2018年做的最酷的一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