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破盆为什么堪称国宝?|满城汉墓7

这个盆乍一看金灿灿,其实是青铜做的,因为青铜器没氧化的时候就是金色的。
它确实破了,而且破得很明显,总共两个补丁,其中一个在口沿:

另一个也很明显,在盆底:

有人说,这是文保人员修复的吗?
就这种手艺,不要说没资格在故宫修文物,即使县里的文管所也不会请你去的。

这只其貌不扬的青铜盆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一座汉代诸侯王墓,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
刘胜墓实在太豪华,考古队挖到手软,挖出几千件珍贵文物,比如我国最早发现的完整的金缕玉衣:

可是在珍贵的金缕玉衣面前,那只破盆竟然毫无惧色,根本不怕被震慑!
出土之后,破盆不仅入选了进京名单,划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而且在国博最重要的《古代中国》展厅里,抢到了独!立!展!柜!

“独立展柜”是什么待遇?就是睡单间啊!
《古代中国》陈列展示了2000多件文物,其中500多件贵为一级文物,件件是国宝。可是展厅里的独立展柜只有200多个!也就是说,一半精英只能挤通铺!
然而,刘胜家的破盆完全不用操心,轻轻松松分到了单间。
凭什么?就凭人家脸上有字:

青铜盆的口沿上刻了两个字:医工。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就有“医工”这个词,意思是“医生”。也就是说,这个盆是医生用的,是一件医疗器具。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自铭为医用的器具——书上的话就是拗口,简单讲,就是最早的“自称”为医疗器具的医疗器具。

有人说,这不就跟唱歌的人在脑门上注明“我是歌手”一样吗?有什么意义?
意义可大了。
中医历史悠久,据说神农氏炎帝就用草药给人治病。可证据呢?即使考古队挖出炎帝时代的“砂锅”,你如何证明它是用来煎药的,不是用来煮粥的?所以,“医工”二字非常珍贵,它标明了这件青铜盆的用途,为我们探究中国医学史的源头提供了重要标尺。
不过,这只破盆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它背后的科学价值,而恰恰是残破本身。
残破不仅代表了物件的损耗,它更是一种使用痕迹,代表了我们今时今日(语速减慢)仍然能够感受到的(停顿)那股浓烈的(停顿)生活气息。

你觉得它是怎么破的?
有人觉得盆底有个补丁,说明盆底经常受力,古代医生应该拿它揉搓药团。
还有人观察非常仔细,发现盆的外壁有一道明显的水线:


水线下方的铜色比较暗淡,似乎附着了一层物质。有人据此猜测,铜盆可能长期浸泡在液体中,原本是蒸药的工具。本着药品与食品分开的原则,中山靖王府的医生特意在铜盆口沿刻上“医工”二字,以免厨师拿错。
不管用来揉搓药团,还是隔水蒸药,这只破盆都让我们感受到2000年前的生活状态。透过粗糙的补丁和清晰的水线,我们仿佛看到汉代医生忙里忙外的身影,看着他们殚精竭虑炮制中药,依然无力回天,只能目送中山靖王驾鹤西去。

中山靖王刘胜恐怕是个重视医术的人,因为他墓里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医疗器具,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比如,用来捣药的青铜杵(杵音楚):

给危重病人喂药用的灌药器:

从石器时代一直用到今天的万能医具——砭石(砭音边):

还有汉代的青铜手术刀:

汉代有手术刀?!不要大惊小怪,汉朝人没本事做大手术,但取个箭头、除个溃疡、切个痔疮都没有问题。
最后,还有一套医疗文物不能错过,那就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金属医针: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9根医针,包括4根金针和5根银针,每根长度在五六厘米之间,不太显眼,所以现场发掘一度漏掉了,考古队员事后筛了一遍土,这才发现。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书里详细介绍了针灸之法。中山靖王刘胜生活在西汉早期,距离战国不远,所以这几根医针对于研究早期医学意义重大,极其珍贵。
尤其9根针里的4根金针保存完好,品相绝佳:

就算普通人,也能看出4根针略有不同,长短和粗细都有差异,但差别不大,估计都能往胳臂上扎。
所以还是要佩服专家。
专家居然发现,4根金针的用途截然不同!体现区别的不是长短和粗细,而是细小的针尖——这眼神也太好了吧!

来,练习眼力的时候到了。
第一根金针的针尖是三棱形,相当锋利,可能用来放血。专家翻开《黄帝内经》,发现果然有一种“刃三隅”的医针,学名叫锋针:

有两根金针的针尖相似,又细又利,“如蚊虻喙”,《黄帝内经》称为毫针,用来扎入皮肤,停留体表:

毫针代表了我们今天最熟悉的用针方式:

剩下一根金针略钝,但是钝得不厉害,有“黍粟之锐”,如同米粒的粒尖,称为鍉针(鍉音堤),用来按压穴位:

除4根金针外,另外5根银针都有残损,其中一根银针的针尖完好,几乎是圆的,属于按摩肌肉的圆针:

看花眼了吧!这还不是中国医针的全部噢!
中山靖王墓出土的9根医针里,至少包含以上4种医针,它们都能与《黄帝内经》相互印证,非常难得。
《黄帝内经》记载了多少种医针呢?多达9种,合称“九针”!有没有独门暗器的感觉!希望考古学家尽快集齐九针,召唤神龙。
最后布置一道填空题,“五一”假期后交给课代表:

今天的古代医学课讲完了。
下课!

【小链接】
除了“医工”青铜盆,本文介绍的绝大多数珍贵文物陈列在河北博物院《满城汉墓》常设展。“医工”青铜盆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常设展的秦汉部分。部分图片摘自《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一书。
微信公众号:王牌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