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阶段记录 - 01
今年2月,我开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之路。
和很多人一样,我一开始对心理咨询有着诸多误解。诸如,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自己心理都有问题吧、我自己喜欢心理学,我自己就能缓解情绪为什么还要去看心理咨询师等等。可以说,在去年以前,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了解自己。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心理咨询是在去年3月,在“得意忘形”的podcast里。在一期关于心理咨询的主题播客中,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简单心理的创始人简里里普及了很多关于咨询的基本常识。包括咨询师是如何成长的、如何挑选适合的咨询师、咨询师为什么这样收费等等。我才发现,原来心理咨询并不是我以前想的那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然后,也开始收听简里里的podcast,听一个专业的咨询师角度讲心理学的相关东西。
恰好去年一整年,因为工作上的各种事情,我异常焦虑压抑。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缘由的在办公室情绪崩溃大哭、可以因为一个面试的失败,失眠一整周。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个抗压力很好的人,我一直以为我可以很好处理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然而现实让我第一次认识到,我可能并不了解自己。
好像自从对咨询开始感兴趣,我的生活就一团糟。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总之,在我终于熬完去年一整年后,我开始认真考虑心理咨询这件事。我开始在简单心理上挑选咨询师,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两三周。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预约咨询师的,是收到简单心理的短信,告诉我我收藏的咨询师在我适合的时段有空了。(要约到一个周末有空的咨询师真的很难)然后很自然的,我开始了我的咨询之路。
虽然在见面前、在预约时,我都把自己认为的问题告诉了咨询师。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咨询师的第一个问题还是,为什么想来做心理咨询。这样当面的疑问,让我突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咨询,自己胡乱说了一通。整个过程中,我的咨询师一直耐心听着,偶尔有些疑问提出,然后继续耐心听着。在最后,我们就一些咨询的设置确定了一下,第一次咨询就结束了。
因为之前的了解,自己对咨询有预期,并且也清楚,短短的几次咨询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有期待,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长”。
在随后的时间中,我和我的咨询师保持着每周一次的频率。每周,咨询师都会问我有什么想说的,会抓着一些我不在意的小事问我什么感受,抓着一些我不经意的想法问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是的,会很在意我的感受,会很喜欢抓着那些你原本根本不在的东西问很多。
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一起工作了大概十多次。我还谈不上有很大的改变。我依旧会因为工作异常焦虑,依旧会有很多亲密关系的问题,依旧会有很多次想放弃工作的时候,依旧会有很多次想要逃避问题的时候,并且随着咨询深度的增加,我甚至会开始害怕回忆过去,不想赤裸裸的面对曾经的创伤。
可是心理咨询神奇的地方在于,即使我不想,但在咨询结束后,我会在接下来的那一周不断回想自己过去的经历。并且会回想起很多我以前没有发现的细节,也会不自觉的尝试自我分析,想象如果我说在咨询中说出这些,我的咨询师会问我什么。我也慢慢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感受,并用我那有限的词库去描述我的感受。这些过程其实并不轻松,甚至有时候会很痛苦。但这些过程,可能正是心理咨询起作用的时候吧。
有时候也会产生疑问,心理咨询师们应该能够很快发现我们的问题吧,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告诉我问题到底是什么呢。不过,如果真的有那种可以直接告诉你怎么做就能改变你目前所有困境的方法的话,这个世界上应该再也不会有烦恼了吧。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这一点从我一开始选择做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知道。但面对这个hard模式的世界,我还是期望能从咨询中获得哪怕那么一丁点儿的,面对无穷困境的勇气。
© 本文版权归 Aab_llly1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