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 · 攻略游记
决定去洛阳算是说走就走。主要是在家待着太冷了,受够了穿着毛衣、棉裤、毛袜子和毛拖鞋的笨重,不如去暖和的地方逛逛。因为决定的匆忙,没有太多时间做攻略,在travel list的备选名单里选了洛阳,一个城市有众多古迹,待个三五天不成问题。于是,赶忙去旅行社订了机票和酒店。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因为洛阳真是太好了,对于十分喜欢历史、古墓的我来说。
【气候】
四月末的洛阳已经和南方差不多进入了夏天,中午能有30度,早晚略凉爽,但穿短袖也不会觉得冷,基本已经是夏装了。这样的气候对于从刚刚入春的城市来的旅人来说,有点不太适应,同是北方,咋差距那么大呢。另外,地处内陆,洛阳气候较为干燥,中午太阳底下比较烤人。一天下来,身上居然被晒得起皮了。以往夏天在海边待上一天也不会晒成这样的,应该还是过于干燥的原因。在洛阳的四天时间里几乎都是这样的天,没有赶上降温或者下雨,体感来说跟大连八月差不多,只是不会那么潮湿。
【行】
从大连坐飞机到洛阳一个半小时。洛阳虽然是河南仅次郑州的第二大城市,但在硬件设施上还有许多不足,比如飞机场十分小(再也不会吐槽大连机场小了)。究其原因,还是客流量少,毕竟位于中原地区,火车和高铁都是很方便的。洛阳机场一天大概也就十多班飞机,总共3个登机口,一个到达出口。飞机场外面也没有停车场之类。机场离市区不算远,大约20分钟左右车程。在机场门口就有公交车直达市区中心,票价一元,倒是十分方便。不过晚上到的,还不熟悉,决定打车。出租车都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在门口等着接客,不打表,讲好价钱,合适就走,人少还要拼客。一般价钱会比打表贵一些,到市中心30元,可以接受。
市内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到各个知名景点都有公交车,比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长途和去一些名景区的公交车票价1.5元,一般的都是1元,两个人投币还很方便,一个人还要注意准备五毛零钱。市内有一些电动观光“铛铛车”,据说是新事物。装扮成民国时期铛铛车的样子,分散于几个常用线路中,和正常的公交车价钱、路线都一样,如果赶上了可以感受一下。不过,在大连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铛铛车,所以倒不觉得新鲜了。在游玩的最后一天,还是有幸赶上一辆,所幸感受一下,里面是复古的设计,通道比较窄,人多的话会比较挤。

洛阳市区在平原上,也有不少电动车,但和南方比起来还是少很多,感觉不会太无措。与大城市比起来,洛阳的车在斑马线上是不太礼让行人的,甚至抢道,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过马路还是要谨慎些。(PS:去过的地方里,斑马线礼让这方面最让人受宠若惊的就是福州了,老远就会停下来等你过去,比国外还好,很难得)。现在市区挖地铁,中心地带很乱,交通拥堵。不过感觉公交车上人都不是很多,尤其是去景区的车,居然每次都有座位,十分诧异。
【住】
旅行社代订的洛阳牡丹大酒店在涧西区七里河,离王城公园不远,应该是新城的中心位置。四星级酒店,有些老旧,但设施都很完备,还是蛮舒服的。这里交通十分便利,门口有许多公交车,有车可以直达龙门石窟,不需要倒车。附近走几步,还有其它各种公交车。酒店附近小吃店也不少,早饭和晚饭基本都在酒店附近解决的。酒店对面还有一家锦江之星,打算下次去洛阳可以订那里,周围比较熟络了。酒店门口有在修的地铁站点,修好的话交通会更方便。在王城广场有98路直达机场,两边都是终点站,有座,很方便。最后一天退了房,先去王城广场看天子驾六博物馆,之后出来就是车站,直接去机场。
【吃】
洛阳特色小吃有各种汤(比如豆腐汤、丸子汤、牛肉汤、胡辣汤等)、烩面、洛阳水席。水席适合人多吃,所以没有尝试。第一天早餐根据高德地图里的附近小吃找到一家锅贴小吃店,点了素馅的水煎包和碴子粥,味道不错,价格便宜,吃得很饱。晚上,还是在同一条街,去了另一家专门做豆腐汤和烩面的店,点了豆腐汤、烩面、葱油饼。中原地区做面食的水准果然不一般。烩面是手擀粗面条,劲道,里面有油菜、豆皮、海带丝、鹌鹑蛋、牛肉,汤是微辣的。豆腐汤加丸子,丸子是素的,汤很清淡,不像东北的口味偏重,桌子上有盐可以放。总之,这顿饭吃得很好,大概是近来出门旅游吃过最好吃的了。之前去南方城市较多,即便有米饭吃,菜的味道也总是不合胃,还是北方的饭食合口,平时很少吃面条也觉得特别好吃。以致于之后几天又在这家店吃了几次豆腐汤和烩面。


洛阳还有一样小吃叫不翻汤。“不翻”是一种绿豆小饼,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经孟津县小浪底镇时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阵奇香。原来是一户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没翻,不熟。”康熙皇帝饥不择食,说:“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大吃,顿觉美味异常,并为这小饼赐了字。于是,这受过“册封”的小饼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在洛阳老集有许多不翻汤的店铺,喝汤送饼,价钱不贵,10元一碗。可惜没有尝试,逛老集时正是下午最晒最热的时候,实在不愿再喝热汤,就放弃了,不过看了下配料之类应该大同小异。老集适合晚上逛,据说很热闹,当小吃街逛。不知道晚上会不会有更多小吃,白天逛感觉也就那些。
临行前的一天晚上,在一家面店吃到了“麦子不要钱”的超多红烧牛肉面。大碗,碗很深,满满一碗,里面满满的全是面条,就像麦子不要钱一样。这一碗面的量和大连同价位的拉面比,至少顶3碗,牛肉的多少差不多,就是面多。12元钱,价格不贵,像我这样的食量根本吃不完,即使本着不想浪费的原则也没有办法,拼命也只能忍痛剩下三分之一。味道有些胡辣,汤很浓稠,很好喝,里面有油菜和牛肉块。因为出来的时候手机扔在酒店充电,没有拍到“麦子不要钱”面。总得来说,洛阳给我的感觉和其它中原城市一样,以面食为主,而且做得好吃。中间也吃了一次米饭,也不错的。
【玩】
最后简要说下玩。最近几年国内外也走过不少地方,洛阳大概是除北京之外,第二个还想着再去的地方。本人喜欢历史古迹,出去玩主要是看三样:坟、庙、博物馆,洛阳完美地满足了我这三大愿望。必须要点赞!
Day 1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北魏时开凿的,唐朝的时候扩建,继续开凿了许多洞窟。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其余两个是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开凿,后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鲜卑贵族又在这里继续开窟事业。这是第一次看石窟,还是很震撼的,叹服祖先的智慧与技艺。时隔千年,很多洞窟佛像已经风化或损坏,小窟里的佛像很多都没了脑袋。其中最大的一组是大卢舍那像,位于西山石窟大约中间的位置。石窟景区通票100元,分为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几部分。东山和西山隔伊河相望。西山石窟面积大,保存比较完好;东山石窟大部分都已经风化,只剩些遗迹,很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香山寺是一座佛寺,有乾隆御碑,还有一间蒋宋别墅,是当年蒋介石宋美龄避暑的居所。寺庙建在山上,虽说外面炎热,山上还是有少许清凉,周围有许多植被。白园是白居易曾经的一处故居,以及墓所在。园子很清幽,有竹、有花、有池子,也在半山上。白居易的墓前有许多国外友人立的碑,包括新加坡和韩国的白氏后人,还有不少日本立的纪念碑,感恩白居易在文化东传和影响日本上做得贡献。


市内有几班公交车都可以直达石窟,在西山石窟附近下车后,走不远就是售票处,到景区入口大约一公里左右。东山一边有付费的摆渡电瓶车,但整个景区不是很大,不需要坐车,一天慢慢逛下来完全可以。香山寺出来之后就是景区出口了,白园实际在出口之外,但需要通票才能进去参观。看过白园之后,附近就有公交车回市区。
Day 2 白马寺、古墓博物馆。
事先没有太做好功课,后来才发现这两个景点是分别在两头,之间往来要倒两遍车,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一天感觉一半时间都在坐车了。开始还有遇到一个小不悦,上午去白马寺,到了才发现不开门,说是消防检查,来了许多领导,整个一条路都被封锁管制了,走也走不了,只能在外面等。又是记错了,在白马寺附近有一处汉魏故城遗址,早想起来不如顺道去看看,遗憾。好在等待时间不长,大约快11点的时候可以进了。白马寺是中国佛教古刹祖庭,就是第一间寺院,东汉时期为从天竺前来传教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修建的。两位高僧来时牵着一匹白马,白马上驼着经书,为纪念故而称白马寺。作为普通的寺庙拜拜转转之外,寺庙西面新开辟了一处南亚风佛教景区,有泰国、缅甸和印度风格的寺庙建筑群,瞬间有种穿越的感觉。寺内还有一处白马寺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另外,还有一个必修就是在游客稀少的庭院内,拜祭摄摩腾竺法兰墓。



古墓博物馆是唯一一个古代墓葬专题博物馆,慕名已久。博物馆在飞机场附近,邙山镇,此处发掘了北魏宣武帝景陵,开放景陵参观,并在此处建了博物馆。由于位置偏远,加上感兴趣者不多,博物馆里人很少,倒是很清净。参观免费,门口花30元租了自动讲解器。一共三个展区:景陵、历代墓葬展、墓葬壁画展。虽说旁边都有简短介绍,但觉得租个讲解器还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景陵,最难得的是历代墓葬展,将洛阳地区及周边发掘的历代古墓搬迁,一比一复原在地下展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墓葬情景,又因为不是原址,也不会有闯入先人阴宅的愧疚感。这里离飞机场只有三站距离,原本打算走的时候顺道来看,因手提行李太沉,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Day 3 洛阳博物馆、丽景门老集
上午去洛阳博物馆。博物馆新馆在隋唐遗址公园附近,面积很大,两层楼展区,主要以一楼四个展厅的河洛文化为主,展出身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地区不同朝代的文物,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看过故宫、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见过许多精美的文物,尤其是瓷器玉器之类。但在洛阳博物馆,或者中原地区其它博物馆,更有价值的文物是秦汉,甚至先秦时期的。二楼展区不多,一个唐三彩专题展和珍宝展,还有几个展厅关闭了。除此之外,正值洛阳牡丹盛开时,联合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个牡丹花卉专题展,展出收藏于故宫的各个时期各种与牡丹相关的文物,从书画到器具都有,来一次能看到两个博物馆的展品,感觉赚到。
下午去丽景门老集。丽景门是古代城门,洛阳的象征,当然城门也是后来原址复建的,老物早就不存了。城门内有翁城,可以花钱登城门游览。大约所有古都都有这项服务,觉得没有太大必要,上面似乎有个小博物馆。城门内就是老街,打着幡,卖着各种小吃。白天游客不多,晚上城门有夜景。洛阳没有什么土特产,除了牡丹花。所以老街上的纪念品就是各种牡丹相关,牡丹花茶、牡丹鲜花饼、牡丹花扇子等。还有一种龙须酥,说是用藕粉加上桂花糖做的,抻成特别细的丝。看着好看,吃起来一般。



Day 4 天子驾六博物馆
最后一天,下午四点的飞机,退了房先去看天子驾六博物馆,之后直接坐车去机场。博物馆离酒店不远,五站距离,在王城广场上。这里是东周王朝墓葬区遗址,是2004年发现的,广场下都是墓葬陪葬坑,其中两个坑在原址建了博物馆展出,其余都回填保护了。东周平王东迁洛邑,在今邙山附近置王城,城东面作为墓葬区,就是今天市中心的王城广场一带。古代和现代的中心与郊区完全相反了,想想很有意思。这里展出的是两个车马陪葬坑,就是活马驾车用作陪葬,直接活埋的,如今可以看到清晰的车马轮廓和骨骼。在这个陪葬坑里,也再现了古籍中关于“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的周礼。博物馆整体不大,在地下。一进门是文物展厅,逛完向里走是车马坑展厅。门票30元,讲解器10元,人工讲解30元。建议租讲解器,面积不大,不听讲解看一圈五分钟就出来了,也看不懂。这是一个较新的展馆,门票有点贵,不过感觉很值得。

除以上外,还有没时间前往的老子纪念馆、周公庙、邙山墓葬群等地,感觉还会再来的。还有一处著名景点关林,据说是埋葬关羽首级之处,现在作为祠庙纪念馆,也是热门景点。但因对关羽不是很喜欢,所以没有纳入行程中。关林在去往龙门石窟的必经之地上,可以在看完石窟之后前往。
——————————————————————
最后,说一下牡丹。本人对牡丹实在没有兴趣,所以没有安排任何与牡丹有关的行程。四月底牡丹已经开始败落,但还是有许多花开着。整个洛阳城内许多绿化带都能看见牡丹,还有许多专门观赏牡丹的花园,如王城公园、国花园。在牡丹花开的时候需要门票进入。白马寺内也有一大片牡丹花,顺道就看了看。如果想看牡丹,建议四月中旬前往,应是盛花期。
关于游览内容简述在此,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号“闲花帖”,详细内容即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