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4—《情感暴力》
这是一本篇幅不算长的心理学著作,说是著作不是世人评的,仅仅是我这样认为的,或许很多人会有同我一样的想法,不是因为书或是作者本身有多出名,也不是这本书是哈佛大学心理导师情感自修课,仅仅是我认为他说出了绝大多数人极其反感却没办法去说的事情。篇幅确实不长,拿到手本以为一个晚上便可以读完,可是偏偏读了三个晚上才读完,当然有自己事多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的冲击确实蛮大,或者说给我的情感共鸣特别深刻吧。
首先还是简单看看整本书好了,包括序章在内一共六章,主要从施暴者和受害着的角度分析了家庭和社会层面的情感暴力,即打着“为你好”或是道德的幌子、利用道德或爱带来的负罪感逼迫他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行动,亦即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操控、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这种情感暴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且伴随着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当然,很多时候并没有所谓的施暴者,或者说施暴者并没有施暴的想法,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大概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其实这些案例仔细想想身边有很多,若是刻意安排的,那真可以说得上是居心叵测了,若是发自真心,自然最好,但总会带着些许或是压力、或是反感、或是不快给被接受人,其实我本身也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其实说受害者略微有些严重了,不过一次两次倒也罢就,时间长了,日积月累,总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我呢可以说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上面还有个姐姐,年龄差的也是蛮大的,所以家里的老人其实跟同龄人相比要大上一个生肖周期,现在两个姐姐都是结婚许久,现在也有都儿女双全,我是打心底祝福她们的,可以有略微有些许的不爽,因为他们都结婚了,所以年仅23的我却已经被催婚多次,甚至说是生小孩,外婆总说趁着她还有口气,希望能早点抱上我的孩子,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苦笑,其实想想我也才23而已,两个姐姐结婚的时候都已经26、7了,而且姐夫们结婚的时候都是30+的人了,为什么唯独我要这般的早?可是这些话又是不能说出来的,所以确实是有够压力的。其实这只是一个最近颇为苦闷的事例罢了,从小到大,类似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因此说我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到也不为过。
一开始提到这本书是一部著作,因为这本书说出了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人懂的感受,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在经历的煎熬,和我心下了然却不敢对任何人承认的想法。这本书让我既震惊、又汗颜,既感慨、又警醒。说震惊,也的确震惊,虽然我一直饱受这这方面的摧残,但也一直未以受害者的身份自居,同样也不会用暴力这个词来形容这种事情,因为我相信绝大数的这样的事情,出发点都是爱,但是这本书的定义让我震惊不已,是啊,这本就是一场暴力,一场语言暴力,却远远胜过肢体暴力;说汗颜,自然是要汗颜的的,毕竟这些都是我难以启齿的事情啊,是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呐喊,这让我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动漫《冰菓》,女主的舅舅不也是因为这种难以启齿的呐喊才取了“冰菓”这个名字作为社刊的名称吧,而我一直以来难以启齿的事情,作者却说了出来,并且以出书的方式;说感概,确实看完这部作品的人都会感慨万千吧,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话语,或是本来善意的话语,或是本来毫无恶意的调侃,竟成了施暴的利刃,而我们也在被这些利刃不断首个着自己的生命;说惊醒,倒不如说有所学习吧,序中就提及: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爱护子女的父母;其次,是不爱子女自己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最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当然比最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我也终会为人丈夫、为人父亲,而那时,我想我能给我的爱人、我的子女、我的家庭带来的,肯定不要是这一柄又一柄伤人的利刃,同样不仅在家庭里面,对朋友、对同事、甚至陌生人,我也要三思而后语,以前的自己太过心直口快,伤人而不自知,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心痛,亦有些后悔。曾看过一句话:“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以前总是被诟情商太低,一直以来也想有所改变,能提高些许,现在想来,从学会说话开始吧!
作者在书中大篇幅的描绘了所谓的情感暴力,自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以下部分摘抄自闻夕felicity对本书的理解——软柿子生存指南)
1、用心去看他人的行动、而不是相信语言,警醒地分辨道德绑架和糖衣炮弹。别老觉得世界上都是好人。 2、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不要因为方便而躲进内心世界,也不要因为受伤而切断和他人的联系。 3、勇敢离开加害者,物理隔离,不找任何借口、勇于付出代价,相信代价值得。 4、不要用刺痛他人的方法来为自己疗伤,虽然这样能让自己好过一点。 5、如果生长于情感暴力家庭,情感暴力很容易作为软柿子们唯一知道的互动方式在后来的人际关系中重现,软柿子们必须鼓起勇气、始终警醒、不要成为下一代加害者。 6、软柿子会很容易对批评敏感,需要脱敏。 7、不要失去自我的感知和意志,勇于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8、真正的善意、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标准。与善人为善,与榨取者不必为善。道德标准需要在和对方的交往中慢慢实践而产生。 9、扮演好人会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超越的,不要失去对现状的正确判断。 10、把愤怒和憎恨表达出来,才是可控的;埋藏在内心的愤怒和憎恨总有一天会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要么自毁,要么毁人。
其实看这些方案,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句很流行的话:“道理我都懂”,是啊,作者只是告诉我们要这样做,而没有说如何才能做到。当然意识先行总是好事,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去摸索;也许作为一个不幸没有在成长中获得正常的交流能力,我们注定要在迷茫中探索,一边安抚自己、一边面对来自正常人的不解、污名化和排挤,但愿我们终有一天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度量,能够安放我们不安的灵魂、并与世界达成有边界的共识。
其实,在这里我还是对自己或是对能看到这篇笔记的多说两句: 1、世界不会那么完美,我们总要保持一定的戒心,但是啊,这个世界确实还是很美好的,所以啊,要始终保持对世界的信任与爱意。 2、不管生活怎样,都要告诉既然自己生下来,就要努力活下去,幸福或许会迟到,永远不会缺席。 3、放弃什么也不要放弃自己,若不是有什么原因,没有人会像自己一样纯粹的爱自己,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喜欢什么都可以给自己买,若是贵了,努力挣钱就好。 4、独立,你总是会有自己过日子的时候,别到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我这也不会、那也不行,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哪怕你不是一个人,也要学会独立。 5、学会说话,凡事三思而后行,凡话三思而后语。 6、学会拒绝,对不合理的或是确实不喜欢的勇敢的拒绝。 7、给自己找几个好的兴趣爱好,并且坚持下去。
其实啊,想说的还挺多的,再说的话就感觉文不符题了~其实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之前分手时说过的一句话:“你幸福就好了”,于我而言,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但是这句话也确实是情感暴力的典型案例,不知道是否会对她造成什么心理负担,若是有,那我便是罪孽深重了啊,希望没有吧。在这里写的东西,尽管转发到微博,我想你也是看不到的,那是否我能够大声地说出来:亲爱的,我只希望你幸福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