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总是要多做一点!
用故事来发现你的天才,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成功密码:比别人多做一定
王永庆从小家境贫寒,因为没钱读书,16岁就开始从商,拿着手上仅有的200元在老家嘉义开起了一家米店。
当时的嘉义有30多加的米店,自己手上又没有太多资金,只能跑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巷子承租了一个很小的铺面。开业前期,生意非常冷清。
于是,王永庆决定背着自己的大米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推销,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很少有人愿意购买上门推销的大米,所以经常遭到别人的质疑。
王永庆决定要找到一个打开市场的突破口。在那个时候,农民还处在一个手工作业的时代,稻谷从收割到加工成大米,大米中经常夹杂着很多细沙和杂物,人们做饭的时候,都要淘好几次米。
王永庆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于是他和自己的两个弟弟每天一直在大米中挑出各种杂物,然后再卖给别人。久而久之,来购买过大米的人都知道王永庆家的大米质量好,可以省去淘米的功夫,慢慢这家米店的名声就在附近传开了。
当王永庆这样做的时候,附近的几家米店也开始学王永庆的做法,开始和他抢客户。
王永庆又推出了一招,也是当时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策略,送米上门。凡是在店里购买大米的人,王永庆会把大米扛到顾客家,还要帮忙将米倒入米缸里。如果米缸有陈米,他会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倒新米。王永庆体贴的服务得到顾客的赞扬,也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是第一次购买他们店里大米的顾客,王永庆会去询问顾客家里有多少人吃饭,每人的饭量如何,从而预估下次购买大米的时间。在顾客准备吃完大米的时候,提前把米送到他们家里。
王永庆贴心、务实的服务,让嘉义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一年多后,便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一个小小的米店开启了台湾首富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