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列——爵士鼓
2018.5.2
今晚,终于真正意义上开始这家伙的‘学习’了,看《鼓董》教程,敲打着哑鼓垫。这哑鼓垫如果没错是我15年买的,直到今天才敲上。而学爵士鼓是我刚上大学时,就是内心渴望的。因为条件不允许,之前学过钢琴(替代),不了了之,及近半年的吉他(替代),学习很慢(还在还没放弃)。前段时间买了哑鼓架,快递包放了许久,在上周才拆开架上,这周终于对着教程开始了!
对它要求是,如果我能坚持哑鼓练习(挺枯燥的)半年,那我年底才有意义买电子鼓,不然只是浪费了一笔钱!而在这前的同时,也希望能把果木浪子的吉他新手教程(50集,目前20)刷完。
2018.5.17
重音移位算练得差不多了(我自己的标准)。接下来练复合跳。不急慢慢来,反正距离能买鼓的时机,目前看还很遥远。
2018.6.1
复合跳练得还行,尤其是后几天,刷了下来。今天直接一次把半拍的也过了一遍。下周就可以进入下一节课了。说真心话,打哑鼓竟然没有比练吉他枯燥感!
2018.7.12
最近看新的教程,开始练单击,之前练过,但没有质量,从单击练到了叠音。这次跟着节拍器,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按着要求练着。比起学吉他的急于求成,学鼓我明显更加耐心,而鼓没有吉他有旋律,其实更枯燥,我却能更静下心地练,这就是爱好。教程目前有三季,第一季最后的练习曲目是《李白》,听着老师打着,很心动。希望下半年能渐渐练完第一季的基础,然后年后买上电子鼓,练上我的第一首鼓曲。
更欣喜的是,几年前在网上视频看陈曼青打灌篮高手的《大声说爱你》,听得很心动,感觉这应该很难吧,节奏那么快,加花那么多,结果第三季的练习曲目,就是这首歌,然后老师说这首歌也很简单。我听得那个心动啊。
2018.7.13
很明显,今天练单击p=90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转换,比前两天熟练多了,拿起鼓棒没几回就进去状态了。所以让“这个我可能真的敲不好了”的潜意识一边去吧,有它只有一个原因:练得不够。rlrlrlrl,然后lrlrlrlr似乎也很顺。可以进入下一组单击练习了。
2018.7.15
练了下p=120,进入下一组单击。将脚加上。不错,第一次手脚搭配,就这么踩出来了。信心又多了一分。我想,打点简单的,速度不快的,应该很快就可实现了。哈哈哈。
2018.7.22
单击相对熟练了。进入手脚协调的练习。感觉,相对越来越有信心了,手脚协调没想象中那么难,至少打一些不那么快的歌应该没问题。
2018.7.29
接下来进入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切分音,多连音的练习。从曾经学点钢琴的经验看,这个节奏的练习,相对前面的,会难一些。不知不觉,练习鼓接近3个月了,比起之前练吉他,要静心.耐心多了。可能是因为买鼓的时间还很远的原因吧,我可以慢慢倒腾。
2018.7.31
新练习。之前的单击练习更有感觉了,p=110打得也挺可以的。
2018.8.12
在慢慢‘攻克’切分音的练习。如果是这段时间其他方面表现都不容易的话,在鼓上,还是不错的。
2018.8.30
接下来进入基本节奏练习。很快就可以练打第一首歌了。其实如果不是经济的不允许,现在就可以上鼓打歌,慢慢热热的坚持,不知不觉竟也慢慢上道了,中间没有太多的挫折感。这种方式,很适合我。我不适合打鸡血式的短跑,适合慢慢热的长跑。
2018.9.15
在练基本节奏,对着谱子打节奏,第一次感觉到,双手和一只脚是各自独立的,随心所欲换节奏。
2018.9.22
这三天开始上玩具版电子鼓打基本节奏,一天比一天有感觉,本来已经觉得这个玩具买亏了(花了300多块),现在看还是有其实现价值的。能在明年真正上电子鼓前,用它打出我的第一首歌,它就完成它的使命了。
2018.12.15
今天去看房子,为下个月即将换大房子做准备。之所以换,是为了能放下即将买的电子鼓。第一季教程总体上练完了,是时候进入真正的鼓的练习新阶段了。即将开始打歌曲,想想就有点小兴奋。也确实,从哑鼓垫开始打,7个月过去了。正是由于要第二年才能上鼓,我练得急切也没用,以至于我练习地很踏实(虽然慢,但不也一点点向远方挺近了)——这种感觉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最近严重意识到,我对于‘热衷’的事过度的急躁,使我做很多事情情绪化而不能踏实坚持!
2019.2.23
上了真鼓一个月了,李荣浩的《李白》前面大部分算打得流畅了,就差最后面尾声的叮叮部分,也算自己短期的懒吧,暂时没去克服它。
上真鼓后比在哑鼓上打,更勤了些。
-
阿余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0 21: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