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伊甸湖》
他们还只是孩子。”这是我觉得很恶心很恶心的一句话关于这部电影的负能量相信刷过的人都一定感同身受,尤其是结尾,本来期待大反杀,或者大惩戒之类的情节,但我也能看到,男主角不顾女的建议,执意去这个伊甸湖,在伊甸湖遇到那伙孩子的时候,也以自己成年人不该怕小孩子的理由,继续在那里呆下去。给羞辱了之后,也执意搭帐篷继续嗨,完全沉浸在他们二人世界的爱河里面,最后也不出意外的浸死在自己的爱河里。后面男的死的时候,那段拿出戒指表白的片段,半点不觉得感动,也不觉得反感。两情相悦无可厚非,因为情欲的关系,死撑面子而不肯退让,这是男主的致命点。同理那群小孩也有女生,男生在女生面前,总是愈发的爱逞能爱出风头,从这点来说,那个男主和那群男孩也没区别。其次是那个男主危险意识实在太差,乐观过头,有什么问题就开个玩笑,或者和女的嘻嘻哈哈就这样一笑而过。可是真的能这样解决问题吗?扩展开来,联系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型发达国家的情况,是否可以理解成。不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男主角,只会享受玩乐,而不能觉察并正视身边的危机?这应该是英国很大一个群体的社会缩影吧?相对比的是那群男孩的父母,身处社会相对的底层,教育缺失,男的崇尚暴力,只会暴力胁迫自己的儿子屈服。女的只会妇人之慈,在悲剧发生的最后还之后嚷嚷着“他们还只是孩子”。(没有是非判断的善良,也是一种恶)然后也是能嗨就嗨,晚上就开泡澡啤酒烧烤party。我觉得这能算是影片对于享乐主义的反思!也如同那群熊孩子一样以恶作剧取乐,最终不断失控越来越会寻找刺激进而滑入深渊。片子是去年还是前年看的已经忘了。。。不过那种战栗感至今记忆犹新。除了《我唾弃你的坟墓》以外,这是第一个真的让我在极度恐惧中看完的。这种恐惧不像是鬼片那种对未知的恐惧,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鬼,而是那种你明明知道人就是那么坏,你还不得不去依靠,就像在激流里抓到一根稻草,明知道无济于事却还是拼了命想要抓住的那种深深的绝望感。一个人没有了希望,就连生命都无所谓了。可是现实就是希望越大,那种绝望带给你的恐惧就越深。 男主别别扭扭的性格,造成了悲剧的开始。从第一次试图跟小混混沟通降低音乐音量,发现他们出言不逊态度嚣张时,就应该意识到跟叛逆期的孩子无法沟通,这又是个文明程度不高的小镇,真的有事镇民也不会帮自己,此时就应该决定离开。我能理解男主精心计划了很久不希望打破美好求婚的心情,第一次没有离开我也是能理解的。但是在发现小混混偷了车并试图撞死他们时,就应该彻底明白他们不仅无法沟通,更是拿人命当玩笑。这时应该果断离开并报警。实在实在不理解男主去找一票亡命徒讨回钥匙的思维,尤其还带着自己的未婚妻。也许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当女主奋力跑到镇上,没想到这才是绝望的开始!
关于《伊甸湖》,如果你感到绝望就看看他吧,然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你可以更加绝望,不过消极归消极,生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