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
五一的时候凑热闹和家人去惠州看了看房。
挨着坪山的地段,据说14号地铁线到时候直通惠州这里。于是这里的房价卖到1万5千多,但这和深圳比不算什么,毕竟深圳原来的乡下地区,坪山的房子都4万了。和这里的楼盘挨着的地段,但是划到深圳管辖的也是3万多。但是惠州市中心的房子,才1万啊。你说这里为什么能卖1万5千多?深圳人民为此付出了多大努力。
来看房的基本都是深圳人,房子都是用抢的。所以这里的售楼小姐十分高冷,你不买么,好的,这位先生/小姐请您往旁边站,不要影响后面急着买房的客户好吗。
所以为什么惠州和东莞的本地人讨厌深圳的买房客,你们,就是你们,把我们的房价炒高了这么多,你们拿着深圳的工资买着惠州东莞的房,当然爽歪歪,我们本地人拿着这么点钱怎么办?深圳人民表示很无奈,不带这样的啊,我们深圳当年的房价也不高啊,飙得这么高,那些跑到深圳置办很多房产的香港佬也脱不了干系的。
看了几个,最终大家觉得还是碧桂园的房子看起来最好,纷纷感叹,还是大品牌信得过,啧啧,看看这绿化,看看房子的布局,看看,看看。我突然就笑了,我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件事,碧桂园老总出的红头文件,想起跳到碧桂园旗下设计院的前同事每天加班加班加班的生活节奏。啊原来,这条流水线,就是这么一步步推到了最后打开荷包的消费者手上。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unnatural,里面一集讲的网红蛋糕工厂,大家有什么区别?
原来就是这样的流通渠道啊,我为什么到今天才有这么直观的感受呢。
曾经带过我的一位同事,很努力很勤奋,做事也很细致。但是他去年结了婚生了娃,在长沙买了房,然后今年离开深圳了。我想起我走前,最后一次的加班,我们在一起吃饭,他跟我说他觉得他27年的人生,哪里都没有去过什么都没体验过。上学毕业上班加班,然后结婚生子,也就这么过来了。他说话的时候,我看着他的头发,里面已经开始有白丝。
我害怕这么过下去。结婚生子什么的无所谓了,唯独害怕自己的人生像是一台提前设置好的机器,然后这么转啊转,有一天它就卡住然后挂掉了。然后它被人扔掉,就像一堆真正的垃圾一样。
在我还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房子从来不在我的愿望清单上。但是好像这些年,我就跟着这么走啊走,跟着人群,随着大流。我开始质疑很多,包括自己。我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直不停刷新着自己的三观。我觉得自己落伍了,我一直告诉自己,十年前不是这样的,五年前好像也还不是这样,但是现在,我们都在其中了。
那我在坚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