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差异的四大因素
人出生后一开始几乎没区别,一般情况下,即便到了青少年时期人与人之间差异也不是很大。人与人之间命运发生转变多在三十岁前后。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有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个叫李勇的与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从那开始,他们一起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砖,一起抬过预制板,同吃一份盒饭,同喝一瓶矿泉水,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可是到了今天,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了拥有三百亿元的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赚到的第一桶金的时候是一九九三年,那年他正好三十岁。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不同,有些时候与家庭、机遇有关,然而更多情况下则是与一个人某些内在的东西干系重大。下面依据本人的经验与了解,按照影响大小列举几个因素,供大家参考。不过要注意,下面要讲的这些因素并非真是按此顺序发挥作用,有时候单一因素就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未来。 第一个是眼界。眼界窄,当然见识就浅,由此生出的观念、观点、看法与事实经常有矛盾。人的思想一旦与实际出入太大,要想使人生取得成就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人取得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环境、社会规律的约束,如果眼界与环境、社会规律要求相距甚远,做事常常会困难重重。有些人一没知识,二没特长,三没机遇,但是却总想发财,于是就胡干一气。开始的时候倒是发了一点财,可是没过多久,又都交还给了社会。不仅如此,有时候甚至还不如没发财的时候境况好,因为倒赔进去很多钱。还有的人总是找“好”工作,可是初入社会,毫无经验,上哪里去找“好”工作?眼界太窄,见识太浅,要想成就某种事业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首要的是拓宽眼界,要抓住一切机会做好这件事情,这样才会积累出足够的经验与才干。
第二个是环境。人对距离自己近的人往往不信任,相反对那些距离较远的人却信任有加,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搞不清楚,是对那些距离自己近的人太熟悉、太了解?“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一思维惯性在很多人那里很常见,有的时候甚至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由于这样一个因素存在,人们如果能对环境进行选择的话,最好选择对自己拓宽眼界有帮助的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然,书也是一种环境,一种影响人前进方向和决策判断的重要环境,所以读什么书对一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非常重要。一旦环境对拓宽眼界乃至长远发展不利,要想在一生中成就点什么,环境因素不可忽略。
第三个是道理。道理是眼界与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经常呈固化状。因为只有呈固化状,才有资格去指导自己的行动。“春捂秋冻”是一条很有历史的俗语。这条俗语讲的是春天到来之际千万不要急着猛减衣服,那样身体会很不适应的。同样,秋冬到来之时,也不能戏剧般地增加衣服,那样身体也会很难适应逐渐寒冷的天气。然而有人将此俗语用在婴儿身上,以为给小婴儿多穿点、多捂点,孩子不会感冒。先不说感冒是不是寒冷引起,单说给小婴儿多穿衣服就成问题。要知道,婴儿的汗腺发育很不够,一旦“捂”多了,造成孩子脱水乃至多脏器衰竭,那可就麻烦大了,甚至还有生命之忧虑。如果大人懂得刚才说过的这个道理,就不会出现婴儿捂热综合征的病例。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道理通了,做事的方向就通了;做事的方向通了,也就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与之相配了。
第四个是胆略。前面几个因素相对来说很抽象,胆略这个因素显得很具体。很多人之所以能发达起来,是因为胆略非凡。还说前面提到的潘石屹,促其发迹的是与几个朋友贷款五百万购买房源,然后转手卖掉。李勇当时就犯嘀咕,结果错过了天赐良机。彪炳历史的壮举很多,缺少胆略,恐怕一个也成不了现实。所以,有的企业家,没事的时候有意识参加一些冒险活动,以此保持自己的胆略永不减小。多年前我读过一篇报道,说有个日本企业家耄耋之年还驾着飞机去阿尔卑斯山。当然,我们一般情况下无需这样的胆量,但是做事过程中冒点险是很有必要的。日本的孙正义就说过,一件事成功概率低于百分之五十不能做,高于百分之九十也不能做。能做的就在这百分之六十至八十之间,其中百分之七十最为稳妥。可是在缺乏胆略的人看来,成功概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不想做,别说百分之七十了。如果一切都等到百分九十,机会恐怕早就没有了,还谈什么百分之百。当然,冒险不是蛮干,而是在充分评估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冒险。进一步说,所谓的险,应该来自客观,而不是来自主观。主观上不能有任何东西与客观规律相冲突;一旦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有冲突或者冲突太多,那你主观上可就有风险了。做事的时候客观上有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主观认识偏差太多,无形之中便会对做事构成不可逆转的风险。主观认识上的风险绝对要不得。
除了上面谈的几个因素,决定人一生命运还有很多因素。要我说,不论哪个因素,都不如上面谈到的几个因素更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开阔眼界、选择环境、学习道理、增强胆略便是有识之士追寻人生梦想时绝对不能忽略、更不能马虎对待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这种重视不能偶尔为之,相反必须成为终生认真对待的事情。您要成功吗?请在开阔眼界、选择环境、学习道理、增强胆略上多下功夫。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