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草莓看窦唯的人看见什么了

大概四月中,办公室有个姑娘问我草莓的事。九五后。她买了最后一天的票,就为去看窦唯。我说别期待他张嘴唱歌。她不太明白。窦唯之前也演过音乐节,现场观众都以为他在调音,结果音乐一停,鞠躬下台,陡然落幕。
那时候窦唯还会在舞台上呓语。阵容出来我就跟朋友猜,窦唯会演什么。想到了「殃金咒」。我说没听过肯定吓一跳。他说何止吓一跳,音响设备猛的话,前排能魂飞魄散。当然这话夸张了。我们这一代经历过那么多魔幻现实的事儿,如今压根儿找不着魂儿。后来我们还猜「间听监」或者他没发过的新东西,「天真君公」演过,恐怕不会再演。
最后的结论是,演什么不重要。他往那一站。够了。
窦唯上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给手游做主题曲,在知乎注册。再往前是网上的各种爆照。吃面。买早点。骑电动车。坐地铁。有没有麦当劳我忘了。往前倒七年他给电影配「江湖中迷走,浑然身自由,往事不堪到重头」的时候,一举一动还没这样引人注目。抽不冷地七年过去,身边文艺的不文艺的,平常看演出的不看演出的,都盯上他了。有时候我也纳闷这是怎么了,跟风俩字不能解释一切吧?
其实不用我说大伙也能猜个大概。大多数都不是冲窦唯近些年的创作去的。有些人怀旧,想听「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有人想一睹活神仙真容,或者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瞧瞧当年传奇如今邋遢成什么样了。再或被他闺女圈粉以后,跑过来看看丑老鸭是不是真能生出白天鹅来。各种心态不一而足。这部分人,基本上开场十分钟就走光了。
大屏幕上明明白白仨大字「殃金咒」。没你想要的那张脸。
剩下的,几个小时以前就挤在前排,听见「殃金咒」还冒着雨瑟瑟发抖坚持了五十分钟的,就是真爱了。
爱的是什么?是性子和脾气,说高深点也叫风骨。
小时候哪个孩子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喜欢随大溜,老师就说这孩子有个性。现在没人这么说了。什么叫有个性?所有人都有个性,那就是都没个性。互联网浪潮席卷,你就是数据一部分,一分母,选择逛微博,刷美剧,选择他妈的大电视……猜火车开头的台词我就不说了。你没玩过的别人玩过,你玩过的别人也想玩也能玩,什么叫个性?一边凉快去吧。
除非你能做到窦唯那样。大隐于世。爱谁谁。我就一音乐人,什么都挡不住我做音乐。做出的东西听得懂听,听不懂拉倒。其他统统靠边。不当选秀评委,不跟歌迷互动,不靠旧情怀混饭吃。微信?没有。微博粉丝数?那是什么玩意?
他不愿意当分母。他不选择。你甭跟我来这套,我不跟你玩。或者说,就是让你猜不透。而且你还没法比。他生长的环境搭配这些年的选择,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这些年的窦唯,真应了那句「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
但是你做不到。周末加班。房东要涨价。老板在非工作时间给你发微信。你妈催你找男朋友嫁出去。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让你给他家孩子补习功课。互联网的话题榜都是明星隐私那点破事。新出的化妆品和鞋子同事买着了你没买着。渴了楼下超市买瓶水收银员告诉你只能微信不能支付宝。熬到后半夜赶策划案,想休息一下刷手机发现自己一直在用的软件闹出隐私泄露事件。心里超级喜欢的帅哥晒出和一个婊子的合照。
你想撕烂这一切。
但是你做不到。所有选择都不是你想要的,你还他妈的必须选。
你做不到。可是并不妨碍你憧憬一下,羡慕一下,沾沾仙气儿。然后,在接下去操蛋的人生中,有勇气面对,或者在没有选择,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尽量平静一点,仙一点儿。不去在意别人的想法。
在你心里,窦唯把你憧憬的东西做到了极致。
好了。说到这儿已经过于矫情了。你们懂我的意思。我大概翻了翻对这场演出的反馈,其中最喜欢的是知乎的一条:
「你们所有对他的解读都是解读而已。他不需要任何评价。」
回来之后,那姑娘告诉我,她在冷雨中冻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听完了五十分钟的「殃金咒」。临近结尾,隔壁舞台的艺人已经登场,爆炸音浪充斥全场,很多人离开了。窦唯抬头看了旁边一眼,低头静静弹完,走向话筒说了整场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谢谢,再见」,最后深深鞠躬。
我记得写作小组里,有人写了篇「观鸟」的故事。讲的是一大群蓝鸟在暴风雨中迁徙,降落在城市中央公园。谁都没见过,大家都去看。媒体传的神乎其神,专家学者胡吹大气。过了一阵,蓝鸟成为当地象征,各种以它为图腾的店铺陆续开张,官方以此为卖点宣传城市名片。但谁也闹不清这到底是什么鸟。作者当时没写完,我给她想了两个结局。
在下一个暴风雨之夜,蓝鸟飞走,所有人遗忘这事。
有人在中央公园举办蓝鸟主题嘉年华,万人空巷集体观鸟,结果设备出故障闹出火灾,所有人死在这里。蓝鸟在熊熊大火中飞走。
窦唯就像这蓝鸟。
但愿结局和我想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