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结束时,他感到自己老了……”


今天是青年节,想了想也没啥可庆祝的。
毕竟又不放假。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14至28周岁的青年节放假半天。——发给你老板也没用)
而且,从营销号到你妈,都已经为你的年轻操碎了心。
就不一一列(戳)举(心)了。
今天这条,整理了30个名人在21岁时的时(苦)光(逼)片(经)羽(历),保证你读完后会心情平缓、顺畅,再也不用担心被同龄人抛弃了。并可能因为想到这些人一生的波澜壮阔,而有点小激动,就相当于宵夜加了小龙虾吧(听说涨价25%了)。
我们还在结尾准备了一些关于青春的名言,供你转发时按需使用。
好了,故事开始了:


《年老的吉他演奏者》局部
毕加索“藍色時期”代表作
● 21岁时,毕加索离开“不能理解他”的巴塞罗那,第三次来到巴黎。他与好友同住在一间阁楼、一张床上。于是晚上毕加索作画,朋友睡觉,白天朋友上班,毕加索睡觉……他贫穷不堪,三个月后只得再度回巴塞罗那。临行前那晚为了取暖,毕加索烧掉了许多画。
卡夫卡的日记手稿→

● 21岁的卡夫卡已经在写作,但他的朋友们很多都不知道。在一封信中,他写道:“一本书必须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
● 21岁时,可可·香奈儿白天辛苦地做着女裁缝的工作,晚上偷偷溜出去参加小酒馆里的舞会。她很快拥有了一大批追求者,这使她获得自信离开裁缝店,去咖啡馆做了一个歌手。
● 21岁的哈里·杜鲁门在联邦国家银行干着每月薪水100美元的工作,同时参加国民警卫队的训练,他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和幸福。这时候,父亲种的玉米全被洪水淹没,全家搬走了,并且要求杜鲁门辞职回家务农。杜鲁门心怀不悦但没有表露,他在农场待了十年。后来他说,这是最好的时光,使他一直保持着早起和勤奋的习惯。
● 戴季陶21岁那年在《民权报》上发文称:“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他后来被以“鼓吹杀人”为由关入监狱。他的妻子探监时勉励他说:“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 松下幸之助21岁也结婚了,成了“社会人”。对于公司的工作,他有把握、有信心,不过,天生的体质孱弱仍然让他烦恼。结婚之后,他也经常生病。这迫使他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要更多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结果就是:身体虽然病弱,升级加薪却很快。

← 海明威
● 刚过完21岁生日的海明威收到了母亲的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选择了搬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那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
● 21岁那年,沈从文刚脱去军装,踌躇满志地夹着铺盖在北京前门车站下火车。站在月台上,这位“乡下人”对眼前的古老城市说:“我是来征服你的。”但他报考大学,没能被录取,只好去北大旁听,并在困窘中写起东西来。
● 21岁那年,小津安二郎随全家定居东京。他没有考上大学,在母亲托人帮助下,他进入松竹映画担任摄影师助理。
达利 →

● 在21岁的末尾,达利被学校开除并进了监狱。但他没有一丝不快,在监狱里也感到十分惬意,他把这当做短暂的休息。21岁结束时,他感到自己老了,但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有了新的开始——他之后去了巴黎,在那里遇见了毕加索、米罗。
● 21岁时,太宰治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科学习,但他经常逃课,因为投身于共产党运动,也因为他结识了银座的酒吧女田边,两人后来相约在镰仓腰越町海岸殉情。结果是:田边死了,太宰治因为协助自杀遭到起诉。这件事导致他终身怀有罪恶意识,集中表现在作品《道化之华》《虚构之春》中。

英格玛·伯格曼
● 21岁的英格玛·伯格曼找工作一直不顺,没去成皇家剧院,在歌剧院做着不要薪水的制作助理,没什么存在感,只能躲在芭蕾舞排练间的门后。一个美丽的舞者走过来对他说:“你对芭蕾舞这么有兴趣吗?可我们练舞的时候不希望有人在旁边偷看。”
●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21岁时经历了一次转学,还兼任了一家报纸的记者,那时,他可能还没料想到这个工作将持续 17年。多年以后,这位《百年孤独》的作者说,“我作品中的所有素材全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大都会》,手冢治虫
● 21岁的手冢治虫创作了一部名为《大都会》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由缜密的电脑网络控制、充斥着人工智能生命和跨国技术企业野心、混乱的、城市化的世界。那是1949年。他从两年前开始发表作品,一些标志性的技法和世界观,此时已经基本形成。
● 21岁时,苏珊·桑塔格觉得自己大学里的教授们太过平庸,于是没拿学位就离开了,改到哈佛去旁听,后来注册攻读研究生。那一年,她的儿子两岁,她竭尽所能带给他温暖,因为不想他拥有自己那样的孤独童年。

罗曼·波兰斯基
● 21岁那年,罗曼·波兰斯基递交了罗兹电影学院的入学申请,他的马列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史的得分太低,所以他很紧张,但好在他对剧本创作得心应手,最后被导演系录取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使父亲失望。”

莱昂纳德·科恩
● 21岁时,莱昂纳德·科恩还没有完全忙于音乐,他出了诗集,并自己完成装帧设计。诗集中出现了宗教、神话、牺牲、谋杀、纳粹等主题,后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音乐中。
● 约翰·库切21岁从南非开普顿大学毕业后,进入伦敦的IBM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种族隔离的阴影——这让他后来成为一个作家。

《白蛇传》,东映株式会社
● 21岁时,宫崎骏在大学里策划了几场木偶剧,怀抱着成为漫画家的梦想,每天苦练绘画。但高三时因为一部《白蛇传》而迷上的动画也还吸引着他。未来到底是从事动画还是漫画,他还在犹豫……
● 21岁时安藤忠雄决定踏出国门,去看国外的建筑。此前,他已经花了三年时间走遍日本去看传统建筑。他一挣到钱,就花到旅行上。他强调,旅行是他唯一的、最重要的“老师”。他还多次说过,二十几岁,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正在探索和塑造自己,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对以后的人生,对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基耶洛夫斯基
● 21岁时,基耶洛夫斯基下定决心再也不想成为任何导演了,因为他考了几次电影学校,都没有考上。他已经失去了动力。那时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世界闻名的电影大师。

鲍勃·迪伦
● 鲍勃·迪伦在21岁就发表了第一张专辑《Bob Dylan》。在一次广播节目采访中,主持人问:“为什么要来纽约?”迪伦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这会牵扯到其他人。”在剩下的半个小时里,他回避了主持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导致节目不得不中止。
● 在牛津上学的最后一年,21岁的斯蒂芬·霍金发现自己的行动越来越笨拙,诊断后他被宣判只能活两年。“出院后不久,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突然意识到,如果我被赦免的话,我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他后来说。
● 21岁那年,帕蒂·史密斯和爱人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终于攒足了钱开始寻找住处。那是一栋砖楼里的破旧公寓。之前的租客明显是个混蛋,房子混乱不堪。污迹斑斑的墙上尽是血迹和精神病人的涂鸦,冰箱里长满了毛。他们和房东达成协议,自己打扫和粉刷屋子,这样可以减少一个月的订金。
● 明治大学工程系学生北野武,在21岁那年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新宿附近晃荡度日,最终决定辍学。辍学后他在 “Lefty Candy”、新宿ACB、风月堂等场所长期逗留。他也当过短期的爵士乐酒吧男服务员,并在这样的场所结识了若松孝二、小水一男、高桥伴明等人。那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电影《十字路口》
● 21岁的侯孝贤还在服兵役,并斩断了之前那个总是赌博、打架、械斗的自己。他还看了一部英国电影《十字路口》,很受触动。他决心用十年时间进入电影界。第二年,服完兵役的他考入了“国立艺专电影科”,虽然是最低分数。
● 21岁时,村上春树还没有想成为作家,他只想当编剧。在大学里,他也不怎么去课堂,白天在新宿的音像店打工,晚上沉浸在歌舞伎厅的咖啡店里。
邓丽君 →

● 21岁时,邓丽君去日本发展。那时,她不懂日语,也不适应日本的生活节奏,工作被安排得很忙碌。有一次,为了前后只有十秒钟的镜头,她和母亲等了十二个小时。她的首支日语单曲成绩并不理想,但第二支就一炮打响,还获得了新人奖,领奖演唱时,她痛哭不已。
● 21岁的山口百惠却在如日中天时,突然引退,结婚。她曾被称作“飞翔的妇女——自立的妇女”,引退后,很多人攻击她让女性的地位又倒退了。山口百惠后来解释说: “我认为妇女的‘自立’是:她活在世上能够深深懂得什么最宝贵,它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情侣。这也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自立’吧!没有比挂着‘我是自立的女人’这块招牌的女人,更让人觉得浅薄的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21岁那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于快速成名有点不知如何应付,“没有人告诉我如何才能显得正常。”他后来说。当时,拿到去澳大利亚拍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合同后,他卖掉了商务舱机票,换成五张普通票,以便把朋友们都带上。“他发现自己不能回家了,所以他把家随身带着。”
... ...
下面是几条和青春有关的话,
想补充的,评论区里留言,扶你上墙: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
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至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
——毛姆《人生的枷锁》
他们都觉得世界没有安排好,爱人家的得不到人家的爱,被人家爱的偏不爱人家,彼此相爱的又早晚得分离……
初期的爱情只需要极少的养料!只消能彼此见到,走过的时候轻轻碰一下,心中就会涌出一股幻想的力量,创造出她的爱情,一点儿极无聊的小事就能使她销魂荡魄;将来她因为逐渐得到了满足而逐渐变得苛求的时候,终于把欲望的对象完全占有了之后,可就没有这种境界了。
——罗曼·罗兰
年轻时有一个自觉处,就是学生腔,文艺腔。学生和文艺,都不讨厌,讨厌在套进腔里,以为有了腔就有了文艺。
——阿城
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朱光潜《给青年的信》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王朔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公号"WeLens"、微博"WeLens" 更多关于Lens读物及购买详情请戳> 更多介绍请前往Lens官网 图片为摄影师 Olivia Bee 和Ryan McGinley 摄影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Lens日课”
每天清晨提醒你“好好听画”

-
刺猬上的苹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31 20:07:05
-
不正派的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24 00:43:58
-
QI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04-26 00:50:47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30 19:19:28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23 13:25:51
-
me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22:37:18
-
Delama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19 00:15:32
-
ㄟ墨砚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18 19:46:40
-
藏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15 15:26:57
-
四季的草莓蛋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15 07:51:38
-
_郑努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13 18:52:29
-
Balllawba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9 23:09:50
-
小菜一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9 09:22:20
-
LoL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7 08:53:37
-
空空如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17:17:01
-
Marcillou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14:52:47
-
黑道家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09:28:15
-
黑道家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09:26:05
-
狼外婆 转发了这篇日记
真真切切,21岁的自己每天都活在虚幻里,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知道自己很多不足,生活,性格,未来,心理都有疑虑,希望能好好度过这个时光,冲破阻碍吧
2018-05-06 08:57:35 -
正能量小圆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6 07:25:42
-
FU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05 20:11:17
Len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希望在儿童上学路上安装一块交通安全招牌,你能帮我们想出个好的创意吗? (7人喜欢)
- 把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做成一张音乐专辑 (23人喜欢)
- 她是那种声音一出来,就让人想起某个年代的人 | 邓丽君逝世30周年 (24人喜欢)
- 一位英国新闻工作者的美国梦 (20人喜欢)
- “当我闭上眼睛回望童年,看到的是村口那片高低错落的田野......” (3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