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的那些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们
今晚在星海音乐厅官网看到一段文字:
4、 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 (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前身是赫赫有名的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Symphony Orchestra USSR ),乐团在斯维特兰诺夫(E. Svetlanov)的领导期间(1965—2000年)享有极高的声誉。2000年,斯维特兰诺夫同乐团团员闹了纠纷,愤然离去,一年后便离开了人世。此后,乐团曾一度由西奈斯基领导,2002年,文化部委任曾领导青年交响乐团的格林斯坦(M. Gorenstan)担任首席指挥与艺术指导。在斯维特兰诺夫离开乐乐团以后,有90%的最优秀的乐师离开了这个乐团,从此,这个世界一流的乐团便不复存在了,另外没有一个人能替代像斯维特兰诺夫这样的大师。至于现在乐团的水平如何,我们无法妄加评判,还需要时间才可给出答案。
出自:大起底:俄罗斯的交响乐团
标题中的『俄罗斯国家模范交响乐团』曾经在今年3月来京演出,然后去香港艺术节和俄罗斯钢琴家马祖耶夫弹奏拉赫钢协全集,参考:马祖耶夫与 俄罗斯史维特兰诺夫国家交响乐团。当晚看节目册介绍还有个名字就是『俄罗斯史维特兰诺夫国家交响乐团』,显然就是上面文字提到的乐团。
这团的演奏水平如何呢?我当晚的感受是有些水平,但跟世界一流差的太远。开场火鸟在引子后直接进入『魔王之舞』,显然乐团还没进入状态,齐奏一塌糊涂,小号音色听着就不对劲。后来拉赫的交响舞曲才正式进入状态。

下半场的天鹅湖组曲,弦乐就糙的太过了,铜管全程轰炸耳朵,加演老柴的一首序曲倒是激情十足,小号首席活力全开,跟开场那个游离在走音边缘的小号首席判若两人。
这就是我对该团的全部感受,看了上面的文字才知道,该团的人员流失高达90%,看来现在只是继承了原来的名字,不管水平高低终归也只是另一个团。
该文还提到普雷特涅夫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1、 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该团是非国家性的,是一个股份制的私人乐团。是现在莫斯科公认的水准最高的、同圣彼得堡的爱乐乐团并列为全国最出色的两个乐团。该团由著名的钢琴家与指挥家普雷特涅夫(M. Pletnev)在1990年担任音乐总监。当时,乐团团员的工资高出其它国家交响乐团团员的工资的两倍,所以,它有条件集中了各乐团最优秀的乐师。建团后的十多年来,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并同著名的唱片公司DG录制了大量的CD。乐团靠商业行为,赞助,出国演出,录制CD运营。
该团三月份也来演出了,下半场 Pletnev 贡献了一场与众不同但却精彩绝伦的柴一钢协,然而乐团却让我大失所望,虽说要配合普公公那独特的柴一,乐团选择一种极为弱势的演奏,但是乐团软的有些过分了,普公公气场太强大可以理解,然而乐团演成了缩头乌龟。第二乐章开头长笛solo差点破音,简直无语了,这和留声机评出的世界前二十的交响乐团是一个团么。
据称该团16年年末来京演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和拉赫第二交响曲也是一塌糊涂,但听说该团的录音还不错,猜测是今年因为财政问题导致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吧。

不过另一个团却着实不错。
2、 柴可夫斯基大交响乐团 ( Tchaikovsky Symphony Orchestra)。即前广播电视台大交响乐团。该乐团由费多谢耶夫(V. Fedoseev)领导已经长达27年的历史了。
前年北京国际音乐节来演柴交全集,听了两场,柴六印象极为深刻。
莫斯科市在80年代前有7个国家交响乐团,今天,这个有900万人口的城市有24个交响乐团(除此之外还有20个室内乐团和5-6个歌剧芭蕾舞剧院的乐团)!24个交响乐团的数字是会让人感到惊讶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会有这么多的乐团。这24个乐团里有17个国家交响乐团,他们是由联邦政府、政府部门和市政府拨款的。另外有2个私人乐团和5个私人组合乐团。由于17个国家交响乐团重大部分名称都叫“国家交响乐团”,所以,俄国人一般习惯称他们为“某某人领导的国家交响乐团”,“某某人”一般都是首席指挥。
看来俄罗斯的国家交响乐团多得很,以前我也奇怪,Pletnev的团属于私人机构,为啥可以叫做『国家交响乐团』,原来大家都这么喊。
不说了,马林斯基给我感觉不错,期待9月份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