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分工和交换
[“功利”判断的“功利”误区] 很多人以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来判断一项职业是否正当,判断其收入水平是否“合理”, 甚至由此判断是否合法。 本农不准备给这种想法的人扣以“嫉妒”的帽子, 尽管至少其中部分人含有部分因为嫉妒仇富的因素。 事实上, 大多数人,是正义之士,为天下忧的人士,是从道德和社会公平、正义,甚至人类的前途的角度来评价职业的正当性、 收入的合理性的。 比如有网友称这是取巧, 这是唯利是图, 是“功利主义”。 这样的人,很可爱。 但是,如果跳出来指责他眼中的“无用职业”不应“有这个收入”, 甚至再来“科学家”都没有这收入,你“凭什么”? 那就是不太可爱了。 那叫无知,好吧, 叫幼稚。 (待续)
(续) (用“幼稚”这个词,是因为本农准备在孩子脱离幼稚期后,将这些观点以适当的形式,传达给他。不是为了骂读者。 )
公平、正义是我们的价值观所在。 以一个职业是否有“有用”, 对社会“贡献大小”来判断“价值”, 判断“收入”, 似乎没有错。 (转豆瓣)
在观念上这似乎是正确的,但在认知和逻辑上,却存在缺陷。
一、 “有用”、“无用”的判断,是否是功利判断, 以及功利判断的合理性基础
二、 有用、 无用的相对性,暂时性,和功利的流变
三、 “无用之用”的价值
20180505 初稿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