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视频笔记
1.人在3岁之前情感需要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否则父母就会丧失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力,在后几年父母会没法教育孩子,所以头几年的辛苦绝对是要付出的,母亲对孩子前几年的抚养非常重要。
2.当孩子的依恋能满足,他会变得安静和快乐,否则会恐惧和哭闹,成年后脾气会特别爆和急躁。
3.情感一定是唠叨的,有爱的一定是有话的,你爱一个人,你一定会有表达。
4.耳边听得多的孩子说话早。
5.没有管不了的孩子,只有管晚了的,6岁前管比12岁管更有效。
6.6岁前,孩子要这个东西,不给就闹,怎么处理?
把孩子抱进卧室,执行四个不字:不要骂他,不要打他,不要给他讲道理,不要走开。然后认他闹。闹完了就跟他说不行就是不行。然后鼓励他说出来,说得有道理可以考虑,他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听,跟他交流。第三,要克制冲动,例子,用用糖去制造延时快乐。
7.性格塑造错过关键期,一辈子有问题。
8.如果不爱了,一张结婚证把两人像狗一样拴着,有意思吗?
9.人在权利顶峰,只有一件事耿耿于怀,没法换老婆。老婆再差点,就去别人那找臣服了,所以丈夫事业做到一定程度,要学会怎么做妻子。
10.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
11.从小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东西是有你我之分的。
12.人犯罪的年龄越小,他后面重新犯罪的几率就越高。
13.经常面临欺负和不安全感,是一些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
14.人格发展最危险的时期是在青春期。
15.性教育应该始于孩子离开母亲的视线。
16.性教育应该把它作为人的性,而不是动物的性。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殖系统教育。
17.人在18岁之前变化是非常大的,也就意味着他的可塑性非常强。也让我们知道了,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于哪。
18.孩子六岁之前,父母应该有意的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第一个内容就是要对他说不行,这个说不,要在六岁之前,因为12岁之后再说不就晚了,有些家长问,自己小孩小时候人见人爱,为什么长大了难管了呢?因为他的恶是在他最可爱的时候潜伏形成的,所以早年的性格培养非常重要,一定要在六岁之前,小孩的杀伤力有限,最多只会在地上打滚,12岁之后,杀伤力就大了,可能会离家出走,跳楼,喝农药,威胁你,要死要活的。
19.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这涉及到一个心理现象,叫做早期的依恋和情感的发展,依恋实际上是一种父母教育孩子的资本,他事实上具有一种控制力,只要这个孩子是父母亲自抚养的,当他对你形成的依恋的时候就是进行性格培养的最好时候。
20.孩子的性格培养方法。
*抑制任性,三岁前后要对他说不行,越早越好。当然,每个家庭要因自己的情况而定。这个时候的小孩的闹一般不是吃的就是玩具(杀伤力有限,哈哈哈),也不会跟外人闹,因此由家庭来完成这个性格培养是最好的。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在他三岁上下抓住一个她明显不对的事情,比如吃了冰棍还要再吃,或者想要一个玩具,得不到就在地上打滚,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抱起来带回家去,带进卧室里。(不要在外人面前教育小孩,早期的依恋是一对一的,所以管教也是一对一的。)然后执行四个不:不要骂,不要打,不要哄她,也不要在这儿跟他讲道理(正闹着呢,不会听你讲道理),不要走开(单独关那是禁闭,禁闭是惩罚,不是教育,教育的话,他要看到你的态度,你走了的话,他看不到你的态度)。陪着他,只需要表达一个态度,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要闹就闹吧。然后你还要笑眯眯的看着她哭,欣赏她哭。(这妈当得还挺恶趣味的)如果孩子选择撞床头撞墙这种自残方式,你千万不要过去,(因为他会觉得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他知道你爱他,他要用这种方式达到他的目的,所以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做的不对,我就不爱你。)可以跟他说句,哟,撞的这么响,疼不疼啊?这是你自个撞的,跟我没关系,你要是觉得不疼,你接着撞,我不管你(哈哈哈),这样孩子大了以后,不会用自残的方式来跟你较劲。当孩子哭声渐弱的时候,父母可以起身出去,带块热毛巾回来,给他擦擦脸。(孩子会觉得父母还是爱我的,恩威并施啊,这是)然后坐下来说,还哭吗?哭就继续。多来几次孩子肯定不哭不闹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没有用。
*教会他如何与人沟通。鼓励他说出理由,同时要听别人的理由。继续刚才的案例,告诉孩子,他做错了,要认错,要改。同时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咱们要沟通,谁说的对就听谁的。不要用哭闹的方式去解决。
*延迟满足,比如说购买玩具延迟一周,努力才能获得,让孩子知道爸妈的辛苦。这就多了一个控制孩子的理由,这也是教育的魅力。
*克制冲动。给予诱惑,令孩子进行自我控制,比如说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防止自私,食物分享,替人考虑。家的核心不是沙发和电视,而是饭桌。当孩子进入饭桌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成为一个家庭成员,真正的进来了,就不能再让他有独自为战,只顾自己的意识了。。
*防止娇气。父母带着孩子跑步和游泳,练就性格坚强。一般呢,最好是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带着他去锻炼,让他体会体力之苦。
总之,父母在孩子早期一定不能让他的性格顺其自然的去发展,要有意识的去纠正他的错误行为。
21.宠养一般会在12岁之后,也就是青春期时出现问题。早年的宠养会让孩子没有耐性,没有耐性,上学就会很困难。不上学他就只会出去玩。玩没有钱,他就会去结交不好的朋友,游手好闲惹是生非。
22.人向往的,人刻意去表达的东西,往往是他在乎的,甚至是他缺乏的。
23.预防性侵:孩子在12岁之前是中性的,没有性别的,所以在给孩子选择教师上,女老师比男老师安全得多。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不管他做什么,补课也好,看病也好,一定要陪在他身边。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很容易受到性侵害的,要教会他怎么保护自己。
24.善良加没脑子,等于愚蠢,很容易被人利用。
25.当一个人在弱小的时候,没有被善待,你怎么能指望他长大的时候善待别人?
26.很多人的思维基于空间,而最优秀的思维则基于时间。
27.家庭的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28.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的表现有滞后性。
29.家庭抚养不仅是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心理抚养很多的是情感陪伴(言语的唠叨刺激,目光对视和身体触摸)言语发展,社交发展。
30.教育很多应该是生存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比如如果孩子如果看不上大学能干嘛,家长要思考这个问题。
31.上课老坐不住的孩子怎么办?要他注意力稳定,在他3岁之前,5岁之前,上学之前,给他一段寂寞期,也就是说,小的时候,给他20分钟,要他画一幅画,搭一个积木,做个手工,再大一点比如4岁延长到半小时,6岁时延长到40分钟,培养他独处的能力。
32.6岁前要注重,情感抚养到位,以及性格培养,性格培养包括:恩和威,性格是一旦形成,终生拥有。
33.女性不工作容易变得婆婆妈妈,哈哈,所以还是要工作,但社会要给予做母亲舒适的环境,让她有时间去抚育孩子。
34.6岁前对小孩他唠叨是珍贵有用的,到孩子青春期,自尊心增强,再对他唠叨他就会不耐烦,所以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35.网瘾是一个逃避的表现,替代的行为,一可能是孩子觉得学习痛苦,遇到障碍,要引导孩子思考他长大了想做什么,多帮他想几条路,拓展他今后的发展方向,告诉他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要掌握一些本事,二、要用一个比上网还快乐的事代替上网。通过体育,画画,音乐,创作,下棋等拓展孩子的生活乐趣。
36.如何了解一个对象,一问他长辈,二,问他小时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