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你知道吗?
一. 三大帝国
纳粹德国的,或者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到最后随着二战欧洲战事的结束而灰飞烟灭。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会把他的梦想称为“第三帝国”呢?
这就要从德意志人的历史说起。事实上,在第三帝国之前,德意志人,或者说日耳曼人曾经有过两大“帝国”:
第一帝国,即公元962年奥托大帝加冕为“罗马皇帝”而就此缔造的“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者,从另一个而且很多人也很看重的意义上,也即“复活”了的西罗马帝国。之所以要强调后者,是因为在基督教欧洲的历史上,只有被认为是传承于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这也是,为什么强大如英吉利、法兰西,他们的首领也只是国王,而非皇帝。而俄罗斯,自认为是“第三罗马”,因此,沙皇自封为“皇帝”(“沙”即为“凯撒”的俄语音译)。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嘲讽当时的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一不罗马,二不神圣,三不帝国”,也就是因为:此帝国并非罗马人的真正传承,而是日耳曼人的血统;此帝国的土地上的民众由于宗教改革,很多已经放弃了对天主教教皇的拥戴;此帝国的“皇帝”很多时候靠选,而且对很多名义上的属地完全没有控制力。
当出身并不高贵的拿破仑打破传统称帝之后,已经名存实亡的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依然是他的眼中钉,在1806年被他勒令解散,终于在实体上也消失了。
十九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运动风起云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事实上已经被推举为德国皇帝,但他拒绝了。在铁血宰相和战略大师俾斯麦的纵横捭阖之下和三次成功的战争之后,继任为普鲁士国王的威廉一世(此君有语:在俾斯麦手下当皇帝可不是个好差事)于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的“第二帝国”也随之诞生。

可惜的是,威廉一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仅仅在位99天,即因病早逝,传位给了威廉二世。很多学者都曾设想过,如果偏好自由主义的腓特烈三世的寿命能更长些,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会否是另一番景象?
随着威廉二世的上台,驱逐老臣俾斯麦,大力发展军力,引起了实际上为世仇的英法的靠拢和最终结盟,并通过“和一具死尸奥匈帝国的结盟”将曾经的盟友俄罗斯逼到了英法阵营。然后,就是一战的爆发和终结,以及伴随着威廉二世的逊位, “第二帝国”走入历史。
希特勒梦想着创立皇祚延绵万年的“第三帝国”,可是,从来没想过迎回尚在人世的威廉二世,而他自己也并没有任何子嗣(按照战胜国的宣传,他的性能力恐怕都要打一个大问号),仅仅从传承而言,没有“皇帝”的“第三帝国”似乎也无法国祚绵长啊。

当然,随着柏林地堡里那些自杀事件的发生,关于第三帝国命运的任何假设无疑都是多余的了。
二.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
很多人都知道希特勒实际上是奥地利籍的,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德国人的“元首”呢?
这其实要从十九世纪德意志的统一说起。前文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德意志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四战之地的德意志被周边列强蹂躏了数百年之后,梦想有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民族国家,而非分裂为百衲衣的诸侯松散联合。
这时的德意志大地上,有两大豪强,一个是奥匈帝国,他的君主数百年来一直是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另一个则是成立和崛起也才不过数百年的普鲁士王国。
从君王正统性而言,似乎前者更具资格来做德意志统一的主导者。然而,从德意志大地的民意来看,民众似乎更愿意普鲁士王国来领导民族的统一。正如前文所言,1849年,德意志邦联议会甚至已经推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德国皇帝,只是被他拒绝了。当普鲁士王国在半推半就之后接受了德意志统一的主导权之后,大小德意志的问题就出现了:大德意志,也就是包括奥匈帝国的统一方案,小德意志,也就是排除奥匈帝国的统一方案。
最终,普鲁士王国主导的德意志统一方案选择了后者,这主要是两大原因:俾斯麦,或者是普鲁士,认为包含奥匈帝国的方案将严重影响普鲁士在统一后的德意志里的话语权;其次,奥匈帝国当时的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其实并非日耳曼民族,如马扎尔人的匈牙利,斯拉夫人的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等地,这部分的并入或不并入都有政治性、技术性的问题。

因此,尽管奥匈帝国里的德意志人认为自己也是德国人,或者说德国人的一份子,但最终被排除在了第二帝国之外。这样的血脉关系通过一战的联盟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因此,一战战败及奥匈帝国被战胜国分割后,德意志部分的奥地利实际上是很想并入德国的,只是因为战胜国无法容忍一个战败了的德国居然由此变得更为强大,而强行阻止了合并。
因此,和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里看到的截然不同的是,当奥地利下士希特勒在成为德国元首并衣锦还乡的时候,大部分奥地利人实际上是欢迎合并的。
当然,在二战失败之后,奥地利被再次分割了出来,而且自主不自主地渐渐有了独立的民族意识。今天,如果再问一个德国人或奥地利人,他们会回答说是两个国家。而且,德国人还很有可能嘲笑他们近亲近邻的德语口音,以及他们某些并不那么“德意志的”名字,比如奥地利出生的好莱坞影星施瓦辛格,就曾被我的德国朋友用十分夸张的语调嘲笑过:什么名字啊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