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质疑能不能创造价值?
一个教育者,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你要有质疑精神”,那么显然ta很不合格。质疑能力对人的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不得其法,不仅浪费时间,反而陷入虚无,或者变成令人讨厌的杠精。
1. 首先审视你所质疑的对象。这个对象不管是人、现象还是制度,如果很反你的直觉,那么它其实反大部分人的直觉。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告诉自己“存在即合理”,那么这个人、这个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有什么存在的合理性吗?
2. 质疑的方法。接着1,要回答“所质疑对象存在的合理性”这个问题,就必须对这个事情有所了解,要搞清楚对方的观点,或者这个事情的前后脉络细节,如果是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你至少得熟悉这个领域。一般来说,如果这个对象完全是我的专业能力之外,我的质疑已经到此为止了,因为我是外行,我得花大量时间去学习,我懒得了。
因此,结合1&2,质疑最大的障碍不是有没有质疑精神,而是你的知识储备、思辨能力、认知水平有没有给你足够的智慧去分辨:这个对象是真得有问题还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觉得它有问题。
3.即便完成了1&2,最难的是这一步:你的质疑有没有创造价值。哥白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提出了“日心说”,而不是他质疑了“地心说”,所以,教科书上不会写:哥白尼:质疑了“地心说”。马克思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怀疑一切,而是因为他写出了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那没有质疑哪来的这些产出呢?没错,这是一个充分条件。一个头脑中时时保持质疑的人,建立了批判性思维,遇事非常有见解,哦,这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然后呢?我想,质疑上帝造物的人有很多,但是只有达尔文为物种起源提供了解释,不仅推动人类进步了一大步,而且养活了现在无数的畅销书作者。即便是靠思辨成名的哲学家,也要有系统、逻辑、具有解释力的著作,才能为大众创造价值。即便你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如果你没有在这个社会上创造价值,没有获得认可,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瞎bb?
4.不要为了质疑而质疑。质疑不过就是思考,你可以思考其不合理性,也可以思考其合理性,唱反调并不能彰显个性,不能做到1&2只是低成本的谩骂和嘲笑,只会让你很可笑。
现在举一个例子,北大校长的道歉信里的最后一段。首先,1.质疑的对象是北大校长,说出了违反常识的话“质疑和焦虑不能创造价值”。2.一个北大校长为什么会这样,这段话的上下文是什么,找到原文演讲稿就发现,这段话并不是断章取义那般不合理。3. 如果我觉得原演讲稿的观点很合理,事情到此为止,停止我的质疑;如果我觉得原文演讲稿的观点我依然很怀疑,ok,进入下一个质疑的新循环,从头从1,2开始。同时按照3完成有逻辑的反驳言论的输出。只言片语的嘲笑和跟风只是为网络增添更多的文字垃圾而已。
这是我理解的质疑精神,而显然,网络上大规模的对校长的质疑除了无底线的谩骂根本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既不能让他下课,也没有让北大蒙羞,更没有改变教育环境。反而滋生了很多自以为是的杠精,非常准确地印证了林的言论。
-
qeehhhvjvubk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24 14:55:40
-
挥着大刀の猫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03 01:53:12
-
人人开开心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7:50:56
-
樱桃小丸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5:08:36
-
草莓大福JOJ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4:24:07
-
п,功德变现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02 14:15:15
-
周润明 转发了这篇日记
“质疑最大的障碍不是有没有质疑精神,而是你的知识储备、思辨能力、认知水平有没有给你足够的智慧去分辨:这个对象是真得有问题还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觉得它有问题。”“质疑产生的思想才是质疑的价值。”赞!
2018-05-08 1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