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膀胱时常掉线者的自白:从厕所文化看公司形象
面试时你最关心什么?是公司规模,还是企业文化?是升值空间,还是薪资结构?

以上这个方面必定是求职者普遍的关心点所在,毕竟这切实地关系到了大家的未来。但是,作为一个膀胱时常掉线的姑娘,笔者在面试前最关心地却是公司的厕所文化!

在面试之前,笔者会习惯性给自己留出一部分时间寻找厕所,以此解决生理问题。从4月初开始正式面世,笔者大大小小共踏进过约10家不同公司的厕所,他们或大或小,或简约或复杂,都带给了笔者不同的感受。
在笔者的小世界里,厕所文化在企业形象中也占据了不小的位置。

之所以以厕所文化来考察面试公司,主要有3点原因。
一是,厕所的整洁度能反映出员工最基础,也是最真实的一面,俗称素质问题。有的公司看似影响不错,员工们个个神采奕奕,口吐多国语言,一举一动均闪耀着自信的光芒。可是,一踏入他们的厕所,失落感瞬间袭来!洗手台一滩滩水渍,垃圾桶边零落着几张用过的纸,马桶盖上污迹满满。笔者瞬间无心方便,企业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二是,厕所的规模和设施也能间接地反映的公司规模和资金实力。多功能的马桶会使用户的体验感直线上升。
三是,厕所的装饰,摆设可以反映公司的文化,无论是洗手台的几盆小绿植,还是性别提示的告示牌,都可以展现出企业多元的文化。
综上,笔者便以厕所文化为基点,探索了五家公司的厕所文化。它们的厕所距离办公地点均在100米范围内。以下是评判标准:
1.有无独立洗手间
2.坑位数量
3.厕纸质量
4.整洁程度
5.马桶功能
6. 有无擦手纸巾
7.有无八卦声

经过一番评判,笔者按照个人体验和厕所自我表现给出了总体评分。

A公司的厕所总体质量很高,整洁程度过关,马桶功能齐全,还可以听八卦消息。厕所的空间宽敞,笔者为了缓解压力,甚至在里面听音乐跳起了舞蹈。按理说,各项标准基本达标,得分应该很高,为何最后仅仅收获3分呢?
原因在于坑位的数量很少,只有两个。笔者在进入时,恰好是午餐时间,所以整层楼的人都处在觅食中,所以无人问津厕所。但是,将眼光放长远之后,笔者想象到了高峰期时的囧境。这层楼一共4家公司,虽然都是小型的工作室,但是人数累积起来也有几十余人,单单靠着两个高质量的马桶,是无法解决绝大多数人的方便问题的!
所以,此处的厕所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连基本的方便都解决不了,试问功能再多又有何用!3分,不能再多了!

B公司的厕所十分普通,厕纸不提供,甚至带有少许异味。上厕所的人挺多,但是估计是因为上班高峰期,大家都处在专心蹲坑的状态下,所以听不见任何八卦。
在基础设施完全不敌A公司的情况下,二者之所以分数持平,完全在于B的坑位数量和特别点。
五家公司中,仅此一家设有蹲坑!还连带着3个!尽管马桶坐上去很舒服,但是笔者离家之外,对于蹲坑的心理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马桶。毕竟,谁知道上一个方便完的人在马桶上做了些什么呢?
凭借着蹲坑,恭喜B公司综合评分上涨,与A持平!

C公司的厕所各项指标喜人,每一层的工作间都设厕所,个数也很合适,对于员工的方便问题解决得相当周到!尽管马桶普通,但是内壁却装有清洁喷雾,对于笔者这个伪洁癖来说,体验感相当不错。
此外,木质的隔间门包容感十足,使人可以迅速冷静下来。

按照常理而言,作为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子公司,D公司的厕所环境应该同企业形象相匹配才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笔者在D公司厕所获得的体验感最差!
厕所内没有厕纸,洗手台水渍过多。虽有“高级”的八卦之声,但是听闻起来却相当讽刺,多国语言的工作环境下,谁能想到厕所的氛围竟如此之差呢!
D公司的低分实在是因其给人的落差感所致!

E公司厕所的优胜点在于坑位超多!足足有8个!除却此点之外,整洁度还算可以,尽管有少许异味,但清洁阿姨十分认真。笔者前后共去了两次,都看见不同的清洁阿姨在忙着打扫。据此推测,异味可能是因为厕所没有窗户,无法通风所致。
综合下来,E公司的厕所清洁阿姨和多蹲位给其加了很多分。


作为一个膀胱时常掉线者,厕所是笔者时常光顾的场所之一。在笔者看来,厕所文化丰富的企业,活该事业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