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本格!聊聊那些最想安利的推理改编作品
没想到《推荐烧脑冷番五部:从法医角度讲述的破案故事》大热,有3000的喜欢和推荐。再接再厉,来一个推理改编影视作品推荐吧,聊聊那些我喜欢的本格推理电影、剧集和动画。
一、《所罗门的伪证》 ソロモンの偽証
改编自日本知名侦探小说家 宫部美雪 同名作品,2015年拍成电影,分为上下两部。

故事围绕校园里一个学生的神秘死亡展开,以学生角度来看犯罪与法律,在校园内引入“法庭”概念和操作。角度新颖、操作略牛。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孩子虽稚气却不幼稚,里面的好几位家长也发挥了指引孩子的重要作用,让作品成为人们了解和熟悉法律的极好平台。
宫部美雪以其细腻的笔触、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又奉献了一部佳作。私以为比暗黑风的《模仿犯》更容易入口。
二、《大侦探波洛》 Agatha Christie's Poirot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感谢豆友指正!非BBC出品)从1989年播到2013年的超长寿推理探案剧。共14季70个故事,每集讲述一个案件,时长约90分钟。我刷完了全部70集,相当于看了70部推理电影!

这套剧集可以说把阿婆波洛系列中最精彩的故事一网打尽。其中,《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经典改编完全达到电影制作质感和水平。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较冷门的要数第十季的《底牌》。

这个故事从两个牌局的8个人物展开,要破解一个密室的谋杀。四个波洛系列的重要人物(侦探、侦探小说家、警察和特工)分别调查4个嫌疑犯的故事。设置非常精巧,这么多熟面孔也让波洛迷看的非常暖心。更别提案件最后有3重反转,精彩到鼓掌。
三、《控方证人》 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BBC近年来在重制阿婆的经典侦探小说作品。阿婆的作品最广为周知的有两个侦探系列,比利时小个子神探波洛和摇椅上的乡村侦探玛普尔小姐。此外,还有一些剩下的经典,例如《无人生还》等。
BBC最近推出的三部重制作品分别是2015年《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2016年《控方证人》(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和2018年的《无妄之灾》(Ordeal by Innocence)。

这几部不管是演员还是服化道都是英剧的顶配了。目前,《无人生还》豆瓣评分8.2、《无妄之灾》7.9分、《控方证人》7.6分。但在我心中,三部的水平排列则刚好反过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编剧改编的问题。这个编剧的画面感很强,也很懂得DRAMA的效果,但是她太喜欢用上帝视角。三部的风格都是用剧中人物回忆的情节来交待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在同一部作品中反复使用这个手法,感觉太累赘。尤其在故事推理情节本来就如此饱满的情况下,真不需要玩这么多花招。
而且该编剧对于故事中的感情戏情有独钟,硬生生加了很多人物羁绊和情爱。或许吸引了一些年轻观众?但是整部东西的质感和推理被削弱。阿婆死忠粉是不服的。对比起来,《控方证人》可能因为主要人物较少,改编难度较低,完成度最高,所以就成为我最爱的一部了。

但是不管怎样,这三部作品仍属制作精良的好作品。特别是对于推理小说入门者来说,可以感受一下阿婆作品的魅力。
【强行插入的科普时间】
《无人生还》这部作品开创了“暴风雪山庄模式”:指一群人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比如一个因暴风雪而与世隔绝的山庄、因风浪隔绝的孤岛等,然后发生了凶杀事件,被杀者无处可逃,凶手一定在剩下的人当中。这个模式常用在推理类文学或影视作品中。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把“童谣杀人”玩的非常6。童谣谋杀是另一个侦探小说中常见的模式,即凶手会按照童谣情节来杀人,比如“十个印地安小人,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这个方法若用不好,容易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但《无人生还》中对童谣的应用完全服务于案件、剧情,完成度和契合度之高值得敬佩。
所以说,《无人生还》是推理小说中炫技的神作,但同时文学性和可读性也极高。
四、《嫌疑犯x的献身》 容疑者Xの献身
日本2008年改编电影,推理作品改编的巅峰之一,还原度高,演技炸裂。

原著也是东野作品中我最爱的一部,非常适合刚开始对推理感兴趣的人观看。
线索明晰、人物塑造杰出、诡计让人耳目一新。
侦探和凶手之间的较量充满火花,在案子之外,所传达出的人性的善与恶值得深思。
其实东野的作品一直在社会派与本格派之中徘徊,最火的一些作品根本不算是侦探小说,但是嫌疑犯这部是妥妥的本格推理,当年还拿下了日本的直木奖和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五、《真探》第一季 True Detective
美国HBO电视台2014年作品,集合了马修·麦康纳和伍迪·哈里森两大影帝。

在推理方面非常硬核、非常本格、非常复古。更别提马修·麦康纳在里面的侦探形象是多么的到位!!!
节奏略慢,略重口,非题材爱好者可能看不下去。但看下去了,就会发现真是神作。
豆瓣评分9.2,也是我近五年最爱的推理改编之作。
六、《布莱切利四人组》The Bletchley Circle
BBC2012年出品。讲述二战时期担任密码破解破解员的4个女人,战后运用自己的技能分析罪犯行为模式、找出连环杀人凶手的故事。

角度很独特,尤其是这四个女主(侦)角(探)的身份设定很少见,但是她们的个性设置、能力设置和破案方法又很经典。非常值得品尝。
七、《作案动机》 Motive
加拿大2013年一2016年出品剧集,已经完结。可惜只有4季。

故事设定很牛,开场就告诉你谁死了、谁是凶手。然后由身为警察的主角一步步揭露真相:杀手为什么要杀人以及怎么实现的?
就如剧集名称一样,动机是本剧探讨的重点,抽丝剥茧展现凶手和死者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故事都是很接地气、很真实的,但是每次又有点意料之外。
八、《怪物Monster》
根据日本漫画家浦泽直树同名作品改编的动画,2004由日本动漫公司MADHOUSE制作,共74集,又一个豆瓣9.2分的神作。

先来说一下浦泽直树。他在日本被誉为手冢治虫接班人,作品几乎部部都引起轰动。
印象特别深,我在中学时追看尚未完结的《20世纪少年》,就被他那个“面具”悬念吓的不轻,当最后看到结局已经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但是心中这个印记太深刻。
虽然《20世纪少年》最后也被日本电视公司斥巨资打造了电影三部曲。但是由于故事情节过于宏大,我感觉完成度还是不够高,整部东西有点劣质哥斯拉的即视感。若是做成动画,估计能成经典。《怪物》就是如此。
《怪物》是一个糅合了真实历史(东西冷战结构、柏林墙倒塌前后社会变化)和想象力(有一定超自然元素)、有超长线索但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深刻作品。
这是一部你看着看着,会想要画人物表和时间轴再继续看的复杂作品;也是会让人一旦追看就停不下来、迫切想知道结局的勾人作品;更是那种看完会让你永身难忘、具有独特印记的特殊作品。
所以还等什么?如果你没看过,赶紧追起来吧。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有合作请联系作者】